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June 22, 2022

【米蘭時裝週】從 JW Anderson 首展,認識西洋肖像巨擘 Rembrant 林布蘭

設計師 Jonathan Anderson 無疑是時尚界其中一位最懂得表達想像力的鬼才之一,從小渴望成為舞台劇演員的他,今季再次為個人品牌 JW Anderson 注入戲劇元素,更帶來了多個掀起討論的特別設計。不過,如果大家有留意今季的時裝展的話,又有否發現系列中大量出現了一幅帶有鬈髮、嘴巴微微張開的自畫象?

在展前,品牌製作了一段預告短片,可見模特兒的全白造型中印上了大量該自畫象,街上也同時貼上了街招並寫上:Have you seen this man?(You will)。究竟這位鬈髮男士又是誰?其實這位表情趣怪的男士,正是西洋藝術史巨擘之一、荷蘭天才藝術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亦稱倫勃朗)。

雖然今季 Jonathan Anderson 以 90 年代話題性舞台劇《The Pitchfork Disney》作為本系列的啟發點,將單車手柄、斷滑板、條碼、CD 等物件融入服飾當中,以此提醒大家現代性在本質其實是短暫的,而且在歷史裡是無法避免地墜進時代錯誤。為了讓「何為現代性?」的命題變得更鮮明,熟讀藝術的 Jonathan Anderson 則找來了林布蘭的畫作,試圖再為主題及本系列解釋更多背後的思考。

時裝展上,特別在 look 26、look 27 的黃色及粉紅色大衣上,Jonathan Anderson 揀選了林布蘭在「黃金時期」1630 年代所繪畫的《Self-portrait in a Cap, Wide-eyed and Open-mouthed》作品,並製成巨型頭象圖案,透過其 400 年的歷史,帶出「自拍」的本質在數百年後仍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依然直接、且可令人沉迷。同時強調,如 Jonathan Anderson 所說,現代性在時尚裡產生了錯覺,而時尚從來不是一種現代的行為。

來到這刻,你或許會問:到底林布蘭是誰?他能夠令 Jonathan Anderson 以其作品訴說 SS23 的系列,這位藝術家又擅長甚麼?

生於 17 世紀的荷蘭,林布蘭被公認為是西洋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精通素描、油畫和版畫,既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又是有著性情古怪的狂熱收藏家,扮演了教師及畫商的多重角色,可是生活無節制,最終窮困潦倒而逝。在世時已經享有盛名的林布蘭,因為擅長將畫板上的平面主體,塑造出具有靈魂,甚至是散發出深遂空間感的構圖,因而被後世人稱為「光影魔術師」。他生前居住了 20 年的故居,更有一間大畫室(Groote Schildercaemer)是用上特大彩色玻璃窗建造,當時是為了方便林布蘭可以在繪畫時觀察到光線與陰影的細緻變化。

《夜巡》林布蘭;1642 年

在沒有智能電話方便自拍的時代,林布蘭已經創作了極多的自畫肖像,據聞單單有記錄的肖像畫數量已經高達 100 多幅,而且他身邊熟悉的家人、摯友都曾經出現在他的畫中。林布蘭的肖像畫作之所以如此能夠在歷史擁有巨大影響力,源於這位天才很擅於借助主體與背景之間的形成強烈的光影對比,透過非常細膩且複雜的顏色層次、精準構圖、寫實視角,來增強畫框內的空間感和深度,營造出驚人的戲劇效果。

而且,林布蘭在 17 世紀更勇於打破當時奠定西洋藝術史的文藝復興風潮,一反其所強調的理想主義,將主角的「不完美」一面毫不留情地展現於畫作當中。甚至,他以自畫像展示了主體的缺點、暇疵,主張以繪畫代替眼晴去捕捉人性,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好與壞,藉此探索出每個人的批判性及成長空間。

可是,成名於 1630 年代的他,自 1640 年代中後期開始,其作品數量驟減,主題風格變化多端,明顯不及其黃金時期受到贊助人的擁護,加上後 17 世紀至 18 世紀初西方藝壇發展出全新的藝術思潮,強調藝術的理想化美德,令帶有強烈「寫實主義」的一系列林布蘭作品受到猛烈抨擊。最終,很多贊助人主顧開始尋求其他阿姆斯特丹別的肖像畫家,令林布蘭在荷蘭被冷落,更於 1656 年宣告破產。直到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中葉,西洋藝壇掀起「浪漫主義」,才令林布蘭的作品重見天日。

由此可見,這位將藝術的可能性拓展到他人無法企及媲美的天才,在 400 多年前已經勇於分享其批判性的寫實視野,又怎可能不吸引到 Jonathan Anderson 這位鬼才的青睞?

資料及圖片來源:JW Anderson、Sotheby’s、Christie’s、Rijksmuseum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