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需用紙筆畫正字,和李駿傑 Jeremy 的對談中,重覆得最多的是「我個人覺得…」、「在我而言」之類的句子。當中所強調「我」,並非沿自於自我中心,而是在經歷等待和自我迷失後,不慌不忙地執拾自己的種種,才好不容易地矗立起自身的價值觀,也確立了在 MIRROR 的位置:「早前很常說的上弦和下弦,我覺得挺有趣的,剛好可以套用動漫裡十二個角色。這幾年最大的體會,是只要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人,那我就不害怕比較了。」當刻的日子,自身的節奏,對Jeremy來說都完美不過。
你要靜候再靜候
難忘 Jeremy 在叱咤頒獎台上的瞬間「變臉」,捧著男新人獎金獎獎座,這邊哭得雙眼發紅、說謝辭也結結巴巴,起了歌,瞬間就把眼中的紅化做媚惑,心頭同時也定了:「不是說得獎後自覺很威風,而是安心和自信許多,覺得可以繼續走我的路。過往我一直是沒安全感,也在意外界想法的人。」由十四、五歲開始出席大大小小的試音,開初練了兩首歌就自以為準備充足,多次失敗後才去上課,後來再試音已是十八歲的事,經已超出年齡規定,那段時間是他最接近放棄的邊緣,打算做個低調的普通人,或是打工去當空少罷了。
「漫長的等待中,最大的心魔是自己好想放棄,那時就想我應該和這行業無緣。等待期間看不見盡頭,我知道努力會有成果,但我要努力多久呢?為何總是沒結果呢?這是不斷自問的問題,也是等待中最折磨人的事。」出道三年才推出個人作品,他知道不少人也覺得他等了許久,但那三年他自知尚未準備好,故此專注種種歷練,當中的等待並不艱辛,甚至絕對值得。
妖媚的危險與致命魅力
回首《全民造星》比賽,他形容自己是白紙一張,舞台經驗不多,人人都說 Jeremy很K-Pop,沒什麼個人特色。導師劉美君建議他往妖媚風格發展,當時他純粹認為導師用心尋找眾人發光點,不能辜負好意,也要做好對方想自己辦到的任務。但妖媚不如陽剛的率性設定,界線相對模糊,拿捏起來也難得多:「做這類表演危險的是,一不小心就會像男人在裝女人。『正正常常做個有男歌手表演不好嗎?』可能會有這樣的聲音。妖媚表演會令人討厭我嗎?內心會顧慮很多。畢竟從事這行業,說到底也希望觀眾喜歡、記得,但我也不是要觀眾記得負面事,當時實在沒有強烈信心能處理得來。」摸索由模仿開始,在他的參考清單上,香港的代表是羅文和「哥哥」張國榮,哥哥在《跨越97演唱會》上穿上鑲有亮珠片的 Manolo Blahnik 鮮紅高跟鞋,Jeremy 覺得特別好看。無論哥哥是腳踏 Manolo Blahnik,還是穿上 Jean-Paul Gaultier 男裝裙都如渾然天成,那種融和正是 Jeremy 想學習的。另外,他提到韓國組合 SHINee 的泰民,推出個人作品時呈現帶有妖媚的中性魅力,還有種其獨有的少年感,擴闊了他的想像。
「大家詮釋的妖都不同,要建基於自己本來是個怎樣的人去表達。你想說服別人,先要說服自己,就算我要演繹『妖』,也不能強行自覺夠『妖』就過關,硬來的話是永遠都無法入骨入肉。於是要花上數年自我洗腦,覺得自己做得到,現在就成了個人特色,也容易表達內心渴望的『妖』。故此我不會懼怕,我本就如此。」每次的表演他都嘗試來點小巧思和設計,建基於表演後 Fan Cam 下的留言,也重看在台上的表情和肢體細節,下次就能去盡多點。
舉例是 2021 年 MIRROR 演唱會上《Monster》的個人環節,最初是正常跳舞,後來數場似乎能再去盡一點,於是就加入舔手的動作。慢慢地冒險,慢慢把事情推往極致,另一場觀眾就能見證不一樣的他。正如本月推出的第四首個人作品《CLOSER》,以西班牙組曲風格勾勒單戀的曖昧不明,有別於去年的黑暗和內心獨白,今年迎來一陣明朗輕快的心跳:「去年三首作品圍繞自我發掘,現在很多人都處於迷茫狀態,希望大家聽了能發掘到喜歡的、想要的模式,繼而做選擇,再愛自己。生活已經夠艱難了,我希望大家做人能做得舒服點。」
在一眾寫實和虛幻的藝術門派中,怪誕派(Grotesque Art),或是所引伸的怪誕美學(Grotesque Aesthetics)是在主流藝術史中存有空白,但也在近年藝壇中靜靜冒起的一塊。去年威尼斯雙年展「奧祕藝術」分部當中,亦以「女巫的搖籃」(The Witch’s Cradle)與「賽伯格的誘惑」(Seduction of the Cyborg)呈現怪奇魅力。作品不少是建基於日常的面容,卻同時把人的神態扭曲或誇大來呈現,夾雜著黑暗、甚至詭異的質地。雖和大眾審美未必完全相符,卻令人久久難以忘卻。在開始踏上妖媚之路前,Jeremy 已知這尚未成為大多香港聽眾裡能接受的事,但他對妖有著自家的詮釋:「妖可以是中性,但我的妖並非完全中性,可以很姣,但同時可以很霸氣。我的樣子算不上花美男,更要走偏個性的那種。」
由保濕液到男性想像
妖,從「女」字部,舞台上遊走於雌雄之間,在工作上也間接地擴闊著大眾對性別的想像。有人形容在 MIRROR 十二子中,Jeremy 是最適合當化妝品代言人的一位,過往化妝品市場幾乎是女生天下,現在已是不同世界。追溯到連男士護膚品也尚未普及的年代,他笑言中學時到店舖買瓶保濕液也戰戰競競,尷尬鬼祟得如小偷:「我覺得社會對男性外型的接受程度確是廣闊了,愈來愈多男藝人賣化妝品廣告,很多男性開始遮瑕、畫眉。人人都想變靚仔、靚女,如果有個方法讓自己變好,為什麼不去試呢?」
外型上進步了,但內在是否正急起直追,似乎是個問號。Jeremy苦笑地形容自己從小說話都像蚊滋般輕聲細語,不時被家人直指男生說話要大聲點:「『因為你是男生』是經常性被提及的,但我的聲音本來就是這樣,為何要控制我說話的聲量呢?還有我也蠻常哭的,於是常被提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哭,這些都烙印於我的腦中。」當時是怎樣熬過來的?下次就多少提高一個分貝,或是躲到房裡哭,起碼有嘗試在視線範圍內過滿足過別人。
後來,甚至說是近年,他才慢慢有能耐無視那堆上一輩流傳下來的期望,以及大量不必要的框架和壓力。哭不過是一種情緒表達,男人也可以這般抒發,毋需被既定印象規範,被有違本性的陌生人寄居於軀體。「人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每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這世界有幾十億不同的人,有各自的性格和喜惡,在相遇後才能有火花。這正正是我近數年的體會,先接受自己,就會覺得身邊人的看法其實不那麼重要。我對我自己的評價,和你想像的不一樣,只要覺得自己沒錯,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實在與其他人無關。」
也許有人覺得這年紀應乘著人氣火速前進,但Jeremy對目前的舒適節奏實在由心滿意:雖是比以往忙了一點,但眼見心儀的事業正慢慢發展,也樂得獨居的自由自在,回到家裡有愛貓Nana在腳邊依偎。也許哪一天,有能力搬到能看到大海的房子,早上起來能呼吸著湛藍的汪洋,就更完美不過了。
Exceutive Producer: Angus Mok
Photographer: Ken Leung
Art Direction: Mimi Kong & Ken Leung
Styling: Mimi Kong assisted by Yoanah Chan
Videographer: Kason Tam, Alvin Kong & Fai Wong
Video Edit: Kason Tam & Fai Wong
Set Design: Lit
Text: 陳菁
Makeup: Cherie Wong @ Annie G. Chan Makeup Centre
Hair: Lydia Yung @ Chic Private I 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