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展览自 2019 年在东京森美术馆推出以来,引发了艺术界及媒体热议,更在东京首站累积了约 60 万观展人次的佳绩!这位超人气的艺术家以线制作大型艺术装置闻名,到底她的作品具有什么魅力,让人人趋之若鹜?
今年5月,塩田千春的展览巡回至台北市立美术馆,把日本人气展览带到台湾,因疫情而错过2次海外展览的本地艺术迷不用失望,因为台湾北美馆现正开放线上导览,使得一众无法亲身观展的人,也能通过台北市立美术馆APP一睹这个属于塩田千春25年创作生涯以来最大型的回顾展。整个网上展览包含绘画、素描、录像、装置艺术等,以多元化的作品,带领观众回溯塩田千春的美学及她生命中的每段美与痛。
塩田千春擅长运用细腻的空间处理手法,去打造以线交织出来的大型艺术装置,作品多围绕着创作者的生命状态,有关生与死、梦境与记忆等主题。塩田千春受到森美术馆受邀办展消息的翌日,得知癌症复发的噩耗。她回忆道:“光是活着已经耗尽全力了,在这状态下进行创作,成为展览的核心。”
展览不仅包罗艺术家从5岁的第一幅画,更有与病魔抗衡的日子里,那些被不安与恐惧笼罩之下的创作。作品从年轻时不断探索自我,身处异乡的徘徊,以至经历流产、患癌的身体创伤,她都把种种情绪编织在那些铺天盖地的线网中。盐田千春认为有些情绪唯有通过创作才能表达出来,而她在别人看作品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拯救。作品无声,唯有具有相同经历的人,才明白其中的深层的感情。
塩田千春大学期间主修油画,可后来她发现在平面世界中,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后来开始将创作重心转移到装置艺术上。孩提时候画的《蝶倚向日葵》上签着相反的署名,塩田在还没学好写字时,已经开始作画。成大后,她意识到绘画以外还有更大的世界,于是她在1992年落下最后一幅油画《油画》,便奔向更宽阔、真正属于她的装置艺术领域。
曾经有一段时间跟随行为艺术之母 Marina Abramović 学习,随后打开了以身体创作的大门。在《成为画》中,盐田千春曾将红色瓷釉颜料泼向自己身上,这有别于一般颜料,瓷釉难洗且具腐蚀性。她皮肤灼伤,也需要剪掉部分头发,最后经过三个月后,才完全去除身体上的红油。虽然身体受损,但她首次感受到身体与作品有深刻的连接与体悟。后来,她持续用身体创作了一段时间。
在这次展览中,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对艺术家来说,船是追求理想、远方的载体。《去向何方》是几十艘悬浮在空中的白船,编织成交错的虚实结构,象征着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维度,揭示了每个人对未知的向往和恐惧的矛盾。而在《不确定的旅程》中,6艘金属船坐落在展示空间,无数条红线从船中延绵向上,它们象征着血脉,线条相互交错、缠绕,如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牵绊。寓意人们在通往未知的旅程中,都是命运的共同体。
《Silence》的灵感源于盐田在9岁时,经历邻居家发生火灾。当时她看到门外放着一台晒焦的钢琴,却觉得比原来的钢琴更具美感。场地放着一些同样晒焦的椅子,代表一场音乐会。满天的黑线交织起来,就像是无声的奏曲。对她来说,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以一种无声的姿态继续留在宇宙中。
在抗癌的药物治疗中,盐田感受到身体一点点碎掉。痛定思痛,她将疾病转化为艺术的能量,创作了《外在化的身体》,展示身体崩解的切肤之痛。然而这般可怕的痛苦,都被她创作成美好的视觉艺术。她说:“我不想掩盖癌症,我想通过它来制造艺术。”
“塩田千春:颤动的灵魂”这展览远超于普通的艺术展览,它包含着生死、灵魂、记忆、创伤、追寻等生命议题。每人生命中总有些无以名状的爱与疼痛,那些难被言说的情感都在千丝万缕的线中得到解放。塩田将生命之重都化成一张具张力的网,治愈观众外,也治愈了自己。若想感受作品如何撼动灵魂,马上下载台北市立美术馆APP,欣赏这次千载难逢的线上导览吧!
图片来源及了解更多:台北市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