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8月 12, 2024

【专访 香港插画师 Lokz Phoenix】别成为枯燥乏味的大人!从时装毅然转投艺术、移法朝花夕拾,一步一瞥她的创作之路

当大家都热切沉迷在巴黎奥运的体育盛事之中,其实作为艺术之都的法国,仍是处处生辉、百花齐放,而艺术家 Lokz Phoenix就是其中之一。

生于香港、现常驻法国巴黎的 Lokz,是一名画家和陶艺家。她虽身在异地,但她的作品却在香港引来一番注目——在“法国五月”(French May)活动期间,她正是参与 JPS Gallery 联展“桥上一瞥(Un regard depuis le pont)”的其中一位。甫踏进艺廊大门,便被她的作品吸引目光——爬满画廊墙壁的陶瓷蜗牛(又称蛞蝓、水蜒蚰,或俗称鼻涕虫、无壳蜗牛),让人仿佛置身于丛林之中,为展览增添了一丝大自然的魅力。

Lokz 的作品,呈现了她在法国和亚洲的旅途中所见的茂盛植被,在她娴熟的笔触,赋予了这些常被忽视的绿色植物一种诡异而魔幻的魅力,引领观众沉浸在她的奇幻森林世界中。

這匆匆一瞥,委實難忘,於是便請來了這位居法港人,與大家輕輕訴說她與法國的不解之緣,以及她的創作故事。

【魔幻森林之始】
L:Lokz 凤凰
Z:ZTYLEZ

Z:能否先用三个词语来形容你这次的创作?
L: 一瞥,朝花夕拾,亲情。

Z:感觉充满诗情画意呢~ 看到你制作了许多陶瓷鼻涕虫(或无壳蜗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构思?
L:因为在法国发现了橙色鼻涕虫!那是一种很夺目的橙色,太神奇了。在香港从没见过这样的颜色,虽然漂亮,大家却很讨厌它,因为是害虫哦。所以萌生了要做出可爱鼻涕虫的概念,最后惹来大家说重新喜欢它们了(笑)。
另一方面,我非常喜欢把平面(画作)和立体(陶瓷)一起展示。我并不希望观众在展览馆看到的只是在长方形画框内的画作,好像被囚禁了?陶瓷的出现,把概念延伸出画布,让主题更鲜活,把观众与画内的风景拉近。

Z:在制作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L:困难吗?制作鼻涕虫方面没遇到特别多的困难,倒是觉得很从容,还能与世隔绝。

延伸阅读:

  • 【八月展览合集】炎热的夏天气候变幻无常!从神圣的光环到村上隆签约艺术家,带你找回灵魂的重心
  • 妙手生花!香港著名陶瓷艺术家 Leo Wong 携《牡丹与蝶》参与威尼斯工艺双年展
  • 體操天后西蒙·拜尔斯在比赛前补妆成为焦点!完美的妆容助力夺金,全靠这款控油蜜粉!
  • 【Everything Begins with Art】

    Z:回想过去,你是从何时起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兴趣?或有哪些令你受启发的人或作品?  
    L:一定是妈妈吧。她曾经是幼儿园老师,常带年幼的我和哥哥回校布置壁布,从设计主题到挑选及裁剪色纸等等…… 久而久之,我们练了一门手艺,更准确的说,我们对创作产生了兴趣;因工作缘故,她特意挑选能训练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玩具给我们,所以小时候的我没有 Barbie,反倒是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积木或画册;印象中,家里在我身高以内的墙壁都被画得花斑斑的,我问:“你为何不阻止小孩涂鸦?”她说不希望阻碍我们的发展空间(笑)。

    Z:得知你成為插畫師之前曾在時裝公司工作,這是你決定轉行的契機嗎?
    L:轉行的契機其實很隨意。當時在時裝公司工作已經六年,忽然想起一位小學同學曾經對我說過的話:「你畫畫這麼好,將來一定會成為畫家吧。」於是我便毫不猶豫地辭職,開始我的畫家之路。 

    Z:那投身艺术之时,为什么会选择法国(巴黎)作为发展之地?
    L:我一直在香港成长,根本没有在外地定居的概念。因缘际会,在港结交了不少法国朋友,慢慢对他们的文化及生活习惯产生兴趣,也为了理解他们的对话,开始学习法文,“好奇”是慢慢铺展到巴黎生活的第一步。
    第一年,为了更快速融入当地生活,临行前联系了一些香港报纸,为在巴黎的访问铺路。当年采访了形形色色的法国人,写/画出了他们在此地生活的点滴,每星期也刊登在明报,因此结交了不少有趣的人,也意外地进修了点法文,进而让我希望在这里发展的想法萌生。
    老实说,到达前还预订了六个月后的回程机票。现在第八年了,妈妈很无奈呢(笑)。

    【感受法国魅力】

    Z:在你眼中,法国(巴黎)是个怎样的城市?
    L:年轻时对巴黎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在脑海中大概就只有浪漫的新浪潮电影、华丽的建筑及盛名的美食。之后为了学习多点法语词汇,开始接触到法国文学作家及诗人,如查尔斯·波德莱尔、雅克·普雷维尔、古斯塔夫·福楼拜等,真是大开眼界。那时候像着了魔一样,书订完一本又一本。临行前,阅读了中国作家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抽丝剥茧地讲解一个个历史建筑和革命者、文学家、思想家等历史人物所构建完成的城市,让我在到访前急不及待想在大街小巷里认证在书里被提起过的每个细节。
    巴黎是个讨厌又惹人爱的城市,她很优雅,同时也混乱又脏兮兮的, 她本人满不在乎,你拿她没办法,无奈下你仍为她着迷,这就是我认识的巴黎。

    图片取自网络

    Z:依你所見,香港與法國的藝術發展有何同或不同?
    L:首先,法國的歷史源遠流長,藝術角度上他們的美術學院和文化發展得非常完善,特別注重細節。建築、文學、時裝、電影及美術之間相互影響,如同交響樂,每個音符都環環相扣。歷史賦予法國豐厚的文化寶藏,比如1163年開始建築的巴黎聖母院,啟發了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及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的《拿破崙的登基》。詩集《自由之手》則是藝術家梅韋和詩人保羅·艾盧亞的相互滋養的典範。
    鑒於此,法國政府對藝術家的支持力度不小,比如購買藝術品可以享受稅收減免,這鼓勵了人們在這個行業中消費、免費參觀展覽、購買美術用品可享折扣等等。
    相對而言,香港曾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我們更注重速度和目標導向,我們沒有根深蒂固的風格,香港的風格一直在變化,是許多文化的大熔爐。因此,我們的吸收能力較強且不固執。我們的活力、效率及快速反應是法國人無法比擬的(笑)。
    另外,香港獨特的歷史價值,例如殖民統治的遺產及中西文化的融合,使香港藝術家的創意別具一格,特別是電影,我特別喜愛李碧華的《胭脂扣》,細膩地描繪出香港兩代女性的意識。
    在我離開香港之前,大館和M+還沒有開放,我們除了去其他國家參觀美術館,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在很大程度上,香港對於公眾的美術教育並不慷慨,至少在我那一代是如此,也許現在有所改變吧?

    Z:身處不同的地方或國度,對你的藝術創作有影響嗎?
    L:這是一定的,不同土壤種出來的植物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巴黎的大街小巷有林林總總的展覽館,有 indie 的、有較有規模的,展示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品。從觀察展覽的規模,上至 installation,下至介紹展覽的文字及錶貼方式等等,這都是難能可貴的養分。
    現階段個人開始嘗試把創作元素由巨象轉化成抽象,這是從很多年前一直希望達到的目標,比如怎樣不畫一個笑臉,而只用顏色及線條的粗幼去表現快樂?怎麼用距離感去表現孤獨?之類⋯⋯ 這些想法都是我在巴黎時慢慢領悟的。

    关于桥上一瞥】】

    Z:谈回展览,此次展览名为「Un Regard Depuis Le Pont 桥上一瞥」,你是如何解读?
    L:「Un Regard Depuis Le Pont 桥上一瞥」感觉是刹那间回望的一刻,那瞬间像静止了似地延续了几分钟,回过神来那风景已在一秒内消失无踪了。一瞥就是那宝贵的一秒吧?却留下了不散的风景。这是我所理解的。

    Z:能否分享一个让你感觉“桥上一瞥”的时刻或回忆?
    L:6岁时呆坐在校巴的尾坐等待出发,年长四年的哥哥的朋友在踏上校巴的一刻用爽朗的声音叫了我一声“乐乐”,我回过头去,看到阳光在他身后焕发闪闪金光,突然耳边响起配乐,鸟及蝴蝶都在头上飞。到现在我仍记得他那迷人及灿烂的笑容令我产生的所有幻觉,大概只有一秒的时间吧。

    Z:从先前所创作的「素女」,到这次在 JPS 展出的 into the wild 系列,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
    L:「 素女」的灵感,来自于在香港成长时感受到社会对女性体态扭曲的美感观念而创作出来的。来到巴黎后所感受到的氛围不尽相同,这主题自然而然便消失了。

    Z:为什么会选择雨后树林作为主题?希望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
    L:这次的作品是亚洲的山林。因为 Covid 的原因,有三年半的时间没回香港,久别重逢时,与父母在南丫岛闲逛时特别感动,拍下了很多照片。回到巴黎后,把回忆从手机的相簿中翻出来,挑选出特别感动的瞬间来创作,中途总会想起那几次与父母漫步的瞬间,在两地相隔的情况下,这毕竟是非常珍贵和奢侈的回忆;在城市待久了,对自然愈加向往,树林中的光影、潮湿的泥土混合着雨水的气息、蚂蚁丘、鸟鸣等等,感觉像置身梦境,还能听到微风拂过树梢与枝叶的声音,我希望把这个瞬间的感动分享给观众。

    Z:你覺得香港和法國的大自然感受有什麼不同?
    L:在法國期間,我走訪了很多巴黎郊區的森林和山脈,例如比利牛斯山和馬諾斯科,深深被那些高聳入雲的山林吸引。法國的氣溫相對乾燥,樹木的生長也不如香港的山林那麼茂密,但卻展現出另一種獨特的風景。我是南丫島的原居民,自小便接觸到各種動植物,喜歡在山裡奔跑,還會在海灘上撿貝殼和採蜜。在法國的山區旅行期間,讓我想起了許多兒時的回憶,成為了《走進荒野》的創作靈感。

    【创作之外】

    Z: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画室 / 创作环境?
    L:我对画室的要求很简单,要离家很近(笑)。因为我常常忘记带这带那,或者我突然想在作品上加一笔、有人约来看画等等。现在的工作室与家只有 5 分钟自行车的距离,非常令人欣慰。

    Z:回到香港最想做的事?
    L:很想吃点心(笑)。

    Z:最难忘的作品?
    L:「Le Bain」(浸浴)的陶瓷系列。2019年的展览通过水彩展示了一系列在浴缸中可能发生的场景:情侣相拥、与小狗共浴、玩水的小黑猫,以及独自享乐的时光等等。我一直希望将这个系列转变为立体作品,因此开始自学制作陶瓷,过程非常艰辛,比如泥土在炉里融化,炉子也烧坏了(哭)。因此,成功之后的快慰难以言表;另外,「Le Bain」中的作品都是基于真实发生的故事,作品蕴含了许多浪漫,对我个人而言充满了爱。

    Z:能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创作格言?
    L:保持好奇心,千万不要成为枯燥乏味的大人。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