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手机不离手的你,还记得上次握笔写字是多久前的事吗?书写内容又是什么呢?今年34岁的书法艺术家逸桥,与各位当下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她每日握笔书写,视写字如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我手写我心,以书法以文字呈现出最美的生活状态及最真实的自我。
// 隨年月發芽的文字種子 //
虽然从少受家人熏陶接触书法,不过逸桥认为文字其实是早种在她心中的种子,这颗文字种子在机缘巧合得到水分及养分而萌芽,并以书法模式呈现,并非成长环境所培养的技能。除了是自我表达与表现之外,逸桥更把书写视作情绪的出口,甚至与别人连接的方法。「书法是一个温暖的避难所,无论遇到任何不快,都能通过书法找回安心及踏实的感觉」,这份安心更是推己及人,她为别人代笔写家书,把对亲人难以启齿的话以文字方式表达,穿越、连接对方情感,令书写超越与我手写心的层次。
// 超越書法的書藝 //
“我经常听到别人以为写毛笔字就等于书法,这明显是一个误解”,书法只是基础,掌握平正的文字之后,就会开始寻求突破,继而追求应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书艺”,以及有哲学意味、主张精神自由的“书道”。形容自己目前处于“守破离”中“破”阶段的逸桥,正在从不同可能性中建立自己,享受发掘横、竖、撇、点、折的千变万化。最近,爱上魏晋时期小楷及书经的她,就沉醉于两款字体的静气氛围,被字体的与世无争感觉治愈,就如棉花糖般温暖,让她充满正向能量。
// 不曾存在之審美疲勞 //
每天面对同样的纸笔墨硯,再爱再沉迷也可能出现审美疲劳?「真正的美是不会疲劳,假如有审美疲劳的出现,你要反思自己是否停滞不前」,在逸桥的角度中,审美观是会随年月成长而提升,永远只以固定角度、同样目光去审视事件,世界永远是单一,很快会产生厌倦疲态。把书法融入生活、生命,保持对书法美学的热情,相生共存,就会明白审美疲劳本质其实是自我厌倦,而非对事物的本质。
// 承傳文化過於沉重 //
每当谈及如何去承传书法文化,逸桥都会感到无比沉重。「我只是一位卑微的艺术家,与我相比,有更多人更应该及更有能力去支持文化保育,我只是用自己感受去表达我思我想」。的确,要眼前这位只有 34 岁的女生而言,以一人之力论及承传如此伟大的书法文化,实在太沉重。比起官腔且正规的态度,逸桥宁可轻松面对,情况就如她选择以一个「囧」字去形容 2020 年一样。其他书法家可能会选择意义深重的文字去表达,不过逸桥却挑选了「囧」,原因就是看似一个带口罩的人。简单直接,完全不会予人高不可攀的距离感,这可能就是她的另类
「承传」 方法,至少年轻人不会抗拒。
後記:
與其他被訪者的絕對配合不同,逸橋對整個訪問拍攝的細節也有著想法,更加主動提出一般被訪者都婉拒的戶外拍攝,為的就是更完美地呈現書法與人、自己共生的關係。沒有把自己困在舒適的室內影樓,寧願一個人背著一大袋文房走到室外,克服所有環境困難也要把書藝質感完美表達。逸橋對書法的愛,絕對是真愛!
—
Producer: Vicky Wai
Editor: Candy Chan
Videographer: @wootwootvisual
Photographer: @mxkan_
Video Edit: @mxkan_
Designer: Tanna Cheng
Special Thanks: @cink_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