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April 24, 2025

【四月展覽 + 藝術活動一覽】延續藝術之風,四月藝遊指南,從宮廷瑰寶到浪貓故事,帶你探索更多跨界創意

初夏的暖風緩緩吹來,四月的香港藝術氛圍依然濃厚,除了重量級展覽登場外,從富藝斯呈獻的劉丹水墨個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清代軍事文物展再到充滿溫度的《不笑的猫》繪本展,都展現了香港豐富多元的藝術面貌,訴說著更多跨越時空的人文故事。

1. 香港藝術發展局
「城中藝遊:大步川流」

從河流到海洋,藝術與自然在大埔交匯,打造一場前所未有的感官之旅!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的全新藝遊路線「城中藝遊:大步川流」正式登場!透過四位本地藝術家的期間限定創作,探索林村河與吐露港之間的故事。從何遠良的充氣裝置《珊瑚走上岸》重現吐露港水底生命力,到何燕兒的小誌《跟住老友大步走》細說老街坊的珍貴回憶,每件作品都將社區歷史與自然景觀緊密結合。還有陶藝、聲影裝置、導賞團、單車之旅等豐富活動,邀請你親身體驗大埔的藝術與生態之美。

日期:2025 年 4 月 10 日 – 5 月 5 日
地點:大埔藝術中心及周邊社區
登記連結:popticket.hk/event/flow-with-tai-po
了解更多:http://www.artsinthecity.hk

2. 香港歷史博物館
「天下一統 —— 陝西秦漢文明展」

香港歷史博物館即將掀開一場跨越兩千年的文化盛宴,不僅匯集 130 餘套珍貴文物,更首次將多件國家一級文物帶到香港,其中包括備受矚目的秦始皇兵馬俑中最高級別的軍吏俑,為港人帶來難得的歷史文化饗宴。

展覽重點包括三尊首次在港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秦俑,分別是高級軍吏俑、跽姿俑及保存完好的彩繪跪射俑,皆以 360 度全方位展示方式呈現;另一矚目展品是還原真實比例的「一號銅車馬」複製品,完整呈現古代車馬工藝之精妙。展覽更首次展出多件漢代動物陶俑,包括陶山羊、陶狼犬等,生動展現漢代農牧發展的繁榮景象。另外,展覽還特別設置了香港考古文物專區,展出二十多套本地出土文物,包括漢代銅錢與陶器,串連起香港與中原文明的歷史聯繫,讓觀眾一窺兩千年前香港與中原的文化交流。

日期:2025 年 4 月 16 日 – 7 月 7 日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尖沙咀漆咸道南 100 號
(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3.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玩 · 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

適逢香港藝術月,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推出「玩 · 具:賀慕群百年回顧展」,重新聚焦這位被低估的亞洲女性現代主義大師,匯集近 100 件代表作品,涵蓋油畫、素描及版畫,全面展現這位遊走於寧波、上海、台北、聖保羅、巴塞羅那及巴黎的藝術家,如何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塑造獨特的藝術語言。展覽由真寶基金會總監暨知美術館館長王從卉策展,以「行、玩、磨、歸、刻」五個維度,重構賀慕群的藝術歷程。

亮點包括首次公開展出的大型作品《二簍蘋果》,以及在巴黎「婦女沙龍展」獲獎的《玩具系列》等重要作品。展場設計極具創意,設計師將藝術家作品中的日常物件如蘋果、麵包等元素放大並抽象化,創造沉浸式體驗,結合標誌性的紅棕、赭石等大地色調,讓觀眾深入體驗賀慕群的視覺世界。展覽期間還將舉辦「浪濤回響:重新發現海外華人女性藝術家」論壇等系列活動,深入探討亞洲女性藝術家在現代藝術史中的重要地位。

日期:2025 年 3 月 26 日 – 7 月 6 日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香港金鐘正義道 9 號

被譽為「數字時代的煉金術士」的藝術家 TOPHOON(鄭相勳)舉辦個人作品展,這次展出逾 20 件作品,更突破性地運用 3D 打印技術,將平面藝術轉化為立體視覺體驗,展現對傳統與創新的獨特詮釋。

TOPHOON 的創作風格融合東西方藝術精髓,從早期受波洛克和康定斯基影響的自由抽象表現,到近期融入東方冥想理念的克制留白,形成獨特的視覺語言。展覽最大亮點在於藝術家對 3D 打印技術的創新運用,將平面作品中的線條與色塊轉化為可觸摸的立體裝置,讓靜態畫面在空間中「生長」。同時,其數字波普系列通過像素化符號重構信息碎片,以鮮豔色彩呼應當代流行文化。在這個數據主導的時代,TOPHOON 的作品展現了藝術的不可替代性,用筆觸的偶然性與手工藝的溫度,對抗冰冷的技術理性,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溫度的視覺盛宴。

日期:2025 年 4 月 26 日 – 5 月 16 日(每週一至週日|5 月 12 日休息)
時間:12:00 – 7:00pm
地點:香港上環新街 13 號 A 地下

5. French May 2025

第三十二屆法國五月藝術節(French May 2025)以「法藝狂歡」為主題強勢回歸,為香港帶來超過 60 場精彩節目。今年的藝術節橫跨七大領域,包括視覺藝術、電影、馬戲、音樂、舞蹈、戲劇及美食。其中,與 M+ 合作的「畢加索──與亞洲對話」展覽作為重頭戲,展現這位現代藝術大師與亞洲文化的深層連結。表演藝術方面,首度在大館呈現的「幻夜舞會」將帶來創新的劇場體驗。音樂領域更突破性地促成法國唱作人 Joyce Jonathan 與香港歌手馮允謙的跨文化合作。

更特別的是,第十六屆法國五月美食薈則聚焦法國烈酒文化,通過五大板塊活動,包括特色餐飲、酒吧巡禮和美食市集等,為香港市民打造一場別具一格的味覺探索之旅。

日期:2025 年 3 月 15 日 – 7 月 13 日
地點: M+、大館檢閱廣場、戲曲中心、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中環街市、如心廣場等地方
門票資訊:將於 4 月 16 日起在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有興趣的觀眾可瀏覽官方網站 www.frenchmay.com 及 www.frenchgourmay.com 查詢更多詳情。

6. 富藝斯
「劉丹:呵度胎息」

富藝斯亞洲總部呈獻中國當代水墨大師劉丹迄今規模最大的個展《呵度胎息》,匯集 26 件重要作品,包括多件全新創作,系統性地呈現這位出身江蘇書香世家的藝術家 40 多年的創作歷程。從早期的水墨素描到近期震撼人心的「大山水」系列,展覽完整展現了劉丹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開闢新徑。

展覽亮點包括全新創作的寬逾 527 公分的《無足之境》,以及展現賞石美學的《玉玲瓏》等作品。劉丹善於將中國傳統賞石文化轉化為當代視覺語言,其作品既保持東方水墨的靈韻,又融入現代審美思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曾在蘇州博物館展出的 24 米長卷《太古初成》,這件史詩般的作品將 46 億年地質史濃縮為視覺敘事,展現了藝術家對時空維度的獨特思考。通過這次展覽,觀眾得以一窺劉丹如何以創新的藝術語彙,在國際舞台上重新定義了中國水墨藝術的當代可能性。

日期:2025 年 4 月 22 日 – 5 月 12 日
地點:富藝斯亞洲總部|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柯士甸道西 8 號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大樓 1、2 樓

7. Gallery tete
陶藝家下村淳個展「Life on the Table / 餐桌・日常」

1985 年出生於神奈川縣的下村淳,曾在陶藝聖地九州的唐津市深造,現於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專注創作。他以粉引和黑釉為主要創作元素,在作品中注入土器的柔韌之美,展現出獨特而靜謐的存在感。

下村淳的創作理念著重於模糊「物與人、空間」之間的界限,透過白色層次的細膩漸變和優雅的器型設計,為餐桌帶來和諧的視覺韻律。當不同器皿在餐桌上排列,彼此呼應,不僅創造出舒適怡人的空間氛圍,更完美詮釋了日本飲食文化中對季節感和當下心境的細緻體察。這些作品不僅是實用的餐具,更是連結人與物、空間與時間的媒介,邀請觀者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觸摸與使用,感受陶藝之美與生活美學的完美融合。

日期:2025 年 4 月 26 日 – 5 月 11 日
地點: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35 號 PMQ  A 座 7 樓 S704 室

8. 香港藝術館 HKMoA
「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 —— 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

香港藝術館在今年年初帶來、首次呈獻以兩位印象派巨匠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展覽由香港藝術館與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攜手策劃,展出 52 件珍貴館藏,包括舉世聞名的《三浴女》、《風景中的裸女》等經典作品。展覽不僅展現了兩位大師的藝術成就,更首次深入探索這對摯友之間鮮為人知的情誼。

被譽為「現代繪畫之父」的塞尚以獨特的幾何透視重塑自然,認為萬物皆可用圓柱、球體與椎體來詮釋,為 20 世紀新藝術奠定基礎。而印象派領袖雷諾阿則延續魯本斯與華托的傳統,以細膩筆觸描繪人物,尤其以刻畫女性形體見長。展覽通過兩位大師的作品,展現他們如何以革新的視角和技法描繪現代世界,影響了包括馬諦斯和畢卡索在內的新一代畫家,讓觀眾得以一窺印象派大師如何用色彩與光影重新定義了我們對美的認知。

日期:2025 年 1 月 17 日 – 5 月 14 日
時間:上午 10 時 – 晚上 10 時
地點:香港藝術館 2 樓專題廳
(是次展覽部分作品涉及裸露內容,建議 18 歲以下人士由成人陪同欣賞)

9.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香港賽馬會呈獻: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第二期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揭開「修明武備」展覽的新篇章,展出第二期 22 件珍貴清代軍事文物,當中包括 4 件國家一級文物,將展出僅三個月。展品不僅展現清朝軍事文明的輝煌,更透過精美的戰圖、地圖和裝備,呈現出獨特的軍事美學。

第二期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渤海閱師圖》中描繪海市蜃樓奇觀的冊頁,完整記錄了光緒年間醇親王巡閱北洋水師時所見的奇特景象。同時展出的還有正白旗盔甲等重要軍事裝備,以及《平定雲南貴州戰圖》等大型戰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虎門口砲台形勢分圖》,詳細展現了清朝在珠江口的海防布局。這些展品不僅是軍事歷史的見證,更是藝術價值極高的文化瑰寶,展現了清朝在軍事、藝術與科技領域的卓越成就。

日期:2025 年 4 月 23 – 7 月 21 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 8 號
五一黃金周期間,博物館更將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 8 時

10. 《不笑的猫》繪本與畫作策展

一隻不會笑的貓,遇上一個不會笑的女孩,會激發出什麼樣的故事?本地藝術家黃皓怡與作家林之攜手呈獻《不笑的猫》繪本展覽,展出一系列以浪貓為主題的藝術作品。這個半自傳式的創作計劃,融合了林之與愛貓「妹妹」相處十五年的真實經歷,以及黃皓怡細膩的繪畫功力,透過多元媒介訴說一個關於孤獨與救贖的動人故事。

展覽以繪本、壁畫、AR 互動裝置、玻璃貼等多種形式呈現創作,為觀眾營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活動期間更舉辦「貓給我的最後一課」分享會、動物速寫工作坊等互動環節,探討人與動物的情感連結。值得一提的是,展覽期間售出的繪本收入將全數資助社區流浪動物救助單位,以實際行動關愛都市中的浪貓。這場藝術展不僅是一次視覺饗宴,更是一次觸動心靈的生命教育,邀請觀眾一同探索都市人與浪貓的共生關係。

日期:即日至 2025 年 6 月 2 日
時間 :9:00am – 6:30pm
地點:Contrast|九龍長沙灣福榮街 512 – 518 號依時大廈地舖

11. Lucie Chang Fine Art
「 綻放東南亞 —— 和光異彩」聯展

聯展中展出四位來自東南亞的新銳藝術家作品,其中,巴厘島藝術家 Dabi Arnasa 以獨特的超現實手法,將夢境重構為視覺語言,其作品深深植根於巴厘島傳統的 rwa bhineda 原則,探索矛盾與統一的微妙關係。然而,還有泰國藝術家 Erthh 的波普超現實主義作品、馬來西亞藝術家 Gabriel Cheah 的混合媒介陶瓷雕塑及印尼藝術家 Meliantha Muliawan 對日常物件的細膩詮釋。

四位藝術家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和媒材,共同展現了東南亞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為香港觀眾帶來一場跨文化的視覺饗宴。

日期:2025 年 4 月 25 日 – 2025 年 6 月 21 日
地點:香港黃竹坑道 65 號志昌行中心 12 樓 C 室(MTR 黃竹坑站 A 出口)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