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July 16, 2024

【專訪 策展人李正欣博士】「曲詞印記」展覽 回到那段璀璨「煇黃」時!

說到粵語流行曲,你可能會想起現今的各個流行歌手,但過去在粵語樂壇上舉足輕重之人,你又知道多少?

會聯想到羅文、許冠傑、張國榮、梅艷芳或「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那就絕不能不提到「煇黃」(顧嘉煇、黃霑)這對「最佳拍檔」!

那些曾出現在戲院、電視、電台、隨身聽,或是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卡式錄音機、黑膠唱片及數碼的金曲,許多都是由他們倆所打造。黃霑以巧妙的填詞技巧,再配上顧嘉煇那悠揚的旋律,使之餘韻無窮。即便現今再聽,仍能領悟到其經典所在。

歌曲中刻劃了當代香港人的生活面貌外,也為這城市逐漸湊出一種具有強烈時代感的音樂流派,成為這座城市的聲音。他們確是功不可沒,但要將兩位音樂大師創作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豈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於是就在今夏,大館打造了一場沉浸式的展覽體驗,就像坐上了時光機,帶大家穿梭在各個年代,回到那段璀璨「煇黃」時。


過往的「煇黃」風雲

煇黃」,即是顧嘉煇黃霑這個音樂鬼才組合。二人在 1972 至 2003 年間一直合作無間,創造了不少家喻戶曉的經典金曲,如:1972 年開創先河的百老匯式音樂劇《白孃孃》插曲〈愛你變成害你〉、〈家變〉、〈獅子山下〉、〈上海灘〉、〈當年情〉到黃霑逝世前一年(2003 年)由香港話劇團、香港中樂團及香港舞蹈國在非典疫情後聯合製作的《酸酸甜甜香港地》創作歌曲等,從廣告歌到電視主題曲、流行榜首金曲到蜚聲國際的電影配樂,每首都膾炙人口。

回想「煇黃」,二人除了是粵語樂壇上一個經典且重要的里程外,也是陪伴了不少香港人成長的重要印記,於策展人李正欣博士(Joanna Lee)而言亦不例外。

左:李正欣博士(Joanna Lee)

身為「煇黃」的樂迷,自去年秋天收到了大館藝術總監 簡寧天的策展構思和邀請,當下已十分興奮,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還為了展覽從紐約飛回香港。「因為我本科學音樂演奏,後來研究音樂學;我記得黃霑在後期曾給顧嘉煇改了一個花名,叫做『貝多煇』,他說顧嘉煇就是香港流行音樂的貝多芬。就是這句話啟發和推動了我去聆聽和研究那些歌曲,也呈現了顧嘉煇的特別和偉大。」

言談間,總能感受到 Joanna 對二人的崇拜和熱愛,她也為此投放了不少心思。例如,要從「煇黃」所合作的 236 首歌曲中挑選 8 首,說真的,確是不易。「我們不可能一次過把 236 首都介紹給公眾,但為什麼是 8 ?可能是因為我喜歡 8 這數字,哈哈。」她笑了笑後再作補充,「而且這 8 首歌,除了來自音樂劇、電視、電影等各範疇外,更重要是它們都很好聽。歌曲本身好聽,而歌手也唱得很好。再者,我希望在選曲種類上找一個平衡,所以這 8 首曲目有講情愛的、有慢的、有較幽默的、有中國色彩較強的;也特別選了在 1972 年和 2003 年的歌曲,因為是他們倆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的合作,也剛好都是獻給舞台,所以很重要。」

其實追溯二人的音樂創作旅程會發現,他們都不乏與其他音樂人合作的機會,但「煇黃」的合作卻是異常投機 —— 有緣相聚後,發現彼此之間渾然天成的默契,最後的惺惺相惜,令他們的合作易如反掌,繼而促成佳作不斷。據說他們為 1980 年電視劇集《上海灘》所寫的經典主題曲,僅花了一晚通宵完成並趕及早上錄音,可見二人合作默契之高。「確實是很不同、很特別的兩個人,連合作的火花也很特別,會令人感受到他們所散發的那種兄弟情,如他們所形容的 —— 就是『最佳拍檔』。」 Joanna 感歎道。

策展過程與困難

談及「煇黃」,她總是侃侃而談,而問到策展上的困難所在,Joanna 卻笑言:「沒有,因為那些歌曲我全部都識!」

坦白說,過去幾代的香港人,誰人不曉「煇黃」?畢竟他們倆用無數的音樂作品觸動了香港乃至全球華人的心,當中也包括了 Joanna。而這一首首不朽名曲,可謂是見證了香港由漁村躍升為國際都會的精彩蛻變,更可見過去半個世紀中,在音樂製作、消費模式及當代香港人的生活狀態和變革。尤其一首〈獅子山下〉,記錄了當代香港人那份永不言敗的精神和力量,也是使「煇黃」之名仍屹立至今的代表作。

要細數 Joanna 心中的經典,她竟毫不猶豫地回答: 「〈當年情〉,因為是由哥哥(張國榮)唱的!」而這首歌,也推使了她在能力所及之時而買下的人生第一張專輯,也是由「煇黃」所製作的。「因為電影《英雄本色》,及後哥哥推出了一隻 CD,當中就收錄了〈當年情〉一曲。」

是次展覽中,許多展品都是難得一見的珍藏,由顧志和先生夫人、黃霑書房及黃宇瀚先生為「曲詞印記」及各方所借出的珍貴樂譜及文獻,而當中的親筆手稿更是首度曝光,「最難忘就是找到顧嘉煇的廣告歌譜!」

「顧先生的兒子在溫哥華,他說在姑姐(顧媚的花園棚屋裡好像還有幾箱東西,我便麻煩他幫忙找找看。而東西比較重,需要別人幫忙,於是便找了 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兩位研究生幫忙,然後很快地做了一份簡單的物品列表,包括廣告歌、電影配樂,也有《英雄本色 2》的總譜,並不只一、兩份。當時還在紐約的我,得知後便立刻飛到溫哥華,真的開心到不得了。」

然而,這也成為了 Joanna 在眾多展品中的心頭好,就連回想起來的神情也是難掩興奮。「雖然我們的展品是用電子方式去呈現,但同樣能看到他們的筆跡、書寫的印記,如鉛筆寫下的總譜和觸感,不只是使人親歷其境,也能感覺到和這位作曲家近在咫尺。」

見到實物的當下, Joanna 形容心情難以言喻,而「見字如見人」,物品上更能感受到當中所投放的心機。「真的覺得他們很勤力。透過這些東西,你可以想像到他們的創作狀況,譬如一首〈上海灘〉,旋律是在凌晨兩點才寫完、然後通宵寫歌詞。所以看着這些東西令我很受到啟發。我想,我也要更加勤力地做事!」

「我想難的是,我們要跟時間競賽。就像顧嘉煇和黃霑創作一樣,作一首歌、寫一份稿,也是要跟時間競賽。」Joanna 說。

延伸閱讀:

特別的展區設計

煇黃」,既是一代音樂巨匠,也是推動粵語流行曲的佼佼者。所以,在細聽顧嘉煇及黃霑這所創作的經典歌曲時,也可感受和探索到粵語流行曲的興起和時代變遷。談及此,在香港長大的 Joanna 也感受頗深,更分享了她對粵語流行曲的印象 —— 以「生命中的聲軌」來形容。

二人第一次合作(1972 年)時,電視還沒那麼盛行,然後隨着科技的進步,粵語電視的日益壯大,如《家變》(1977)、《獅子山下〉(1979)及(上海漢)(1980)的主題曲,都成為了 1970 年代的香港印記,而《家變》還是當時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的劇目;後來,電影工業的發展也勢如破竹,《英雄本色》(1986)、《秦俑》(1989) 及《笑傲江湖》(1990)的歌曲,都帶領人們接受蓬勃的專語電影工業洗禮,也推使了粵語流行音樂逐漸成型,慢慢發展出獨特的音樂風格。

他們的作品,在整個粵語流行曲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甚至有很多人將他們比作「港版約翰連儂與保羅麥卡尼」。所以要感受「煇黃」之名作,只靠聲音,未免太可惜了。

於是,是次展覽打造了多個不同年代的展區,讓大家親歷其境。

例如:從 70 年代的居室場景,重現當年的家居擺設,而仔細感受的話,能聽見偶有飛機飛過的聲音和優美旋律 —— 那正是 1972 年音樂劇《白孃孃》的插曲〈愛你變成害你〉,見證顧嘉煇及黃霑的首次合作;隨着我們的步伐,空間也變成了屋邨的環境,走在公屋的走廊上聽見談笑和玩樂聲,尤其經典電視節目主題曲〈家變〉和〈獅子山下〉的出現,能感受到當年社區鄰里情誼的集體記憶;然後走進一對兄弟的臥室,播放著電影《英雄本色》的插曲〈當年情〉,彷彿回到了 90 年代的香港,見證香港電影發展火花,配以上世紀末的香港懷舊廣告歌曲,別有一番感受 ⋯⋯ 還有冰室和舊式電器維修店街舖,在不同的場景中,都用獨特且隱藏的方式展示着不同年代的廣告歌總譜(親筆手稿)、由黃霑書房允許展出〈滄海一聲笑〉總譜和黃霑兒子黃宇瀚借出兩幅私人珍藏書法等,使展品融合在展區環境內,就像是彩蛋,能讓大家一一探索,同時回首盛世中的獅子山下精神風骨。

而在眾多展區中,Joanna 最喜歡的是「再想像工作間」。

「再想像工作間」是打造了巨擘顧嘉煇和黃霑的書房空間 —— 一半是歌曲創作的工作室,另一半則是寫詞的地方,窗外是日夜、異地的背景,呈現了二人分隔異地創作的感覺。而事實上,顧嘉煇及黃霑絕少共處一室工作,主要是通過電話及傳真聯繫。所以,這獨特的空間,既重現不同時代錄音技術的演變,也展示了顧嘉煇和黃霑最後一次的合作 —— 於 2003 年為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創作歌曲,大家可欣賞到載歌載舞壓軸演出同名主題曲的片段,立體地感受「煇黃」的最後創作故事。

「因為展區裡有兩種感覺,一個是書房的感覺,另一個是我們再想像出來的東西,例如他們投入工作是甚麼樣子的,四周的書籍、電腦和紙張,其實跟我們現在對着手機的感覺很不同。」

她也鼓勵大家在房間與房間、年代與年代之間自由往返,希望能重現不同時代錄音技術的演變,營造出這個「原聲音樂」世界,讓大家用心去感受,好好重溫粵語流行曲的輝煌、感受這對音樂巨匠攜手譜寫的非凡音樂旅程,以及這座城市的聲音和集體回憶。

粵語流行曲的重要

說到底,粵語流行曲不僅僅是一種音樂類別,它更是一個文化樞紐。誠然,經過不同時代的洗禮,今天的粵語流行曲已今非昔比。

展區中有個特定位置,重現了當年固網電話的使用場景,而拿起話筒,能聆聽到不同界別人士對 8 首經典金曲的簡評,包括著名導演毛俊輝教授、香港大學朱耀偉教授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羅倩欣博士;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梅廣釗博士、音樂創作人伍卓賢及音樂劇《大狀王》作曲家高世章 ;《填詞 L 》導演黃綺琳及演員鍾雪瑩,多維度地探索「煇黃」的音樂世界。

那 Joanna 又是如何判斷一對曲詞創作組合是否成功?「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廣東話的曲詞因為九聲尤其難寫,所以要曲詞互相配合所呈現的精神、效果或氛圍可以感動到別人,才是音樂最重要的所在。」

要數最想推薦大家的一首,Joanna 卻選了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創作歌曲。「那是 2003 年,他們為音樂劇《酸酸甜甜香港地》所創作的歌曲,而我當時在香港,也看了那齣,誰知道一年後黃霑就去世。」回想起與黃霑相識的過往,話語中也滲透着一絲絲可惜的語氣。

最後她笑說,這次策展的唯一遺憾,大概就是沒辦法把 236 首歌曲全部呈現。

正如 Joanna 於導賞中所言:「音樂不僅定義了一個時代,更凝聚了不同地方的人。『曲詞印記』讓觀眾回顧大眾廣播和家庭式音響的時代,體驗由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到數碼科技的演進,一同重溫港產片、粤語流行曲的興起及蛻變,亦透過展覽中的創新科技,與年輕一輩追溯當代粵語歌曲的文化根源,深入體驗印記不同時代的旋律。」

無論再過去多少年,人們不會忘記、也無法磨滅〈獅子山下〉的精神和象徵意義。不如現在就來一趟聲音旅程,在幻想中看見沉澱的創意,沉浸式地感受「煇黃」的曲詞世界吧!

「曲詞印記:顧嘉煇 x 黃霑 x 粵語流行曲」
日期:2024 年 7 月 11 日 – 8 月 28 日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
地點:大館 01 座複式展室
【「曲詞印記」為「香港流行文化節2024」 響應節目之一,了解更多:https://www.pcf.gov.hk/tc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