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光和水,感受安藤忠雄的教堂建築魔法!
一直屬建築界奇話的「光之教堂」(又稱:茨木春日丘教會)由知名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あんどう ただお)所設計,但日前經官方網站宣佈,因人手及經費問題而選擇閉館,不再招待入內,讓人甚感可惜。用光與神對話的「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雖然為惜別感到可惜,但這也是欣賞和追蹤他創作的好時機。
一直屬建築界奇話的「光之教堂」(又稱:茨木春日丘教會)由知名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あんどう ただお)所設計,但日前經官方網站宣佈,因人手及經費問題而選擇閉館,不再招待入內,讓人甚感可惜。用光與神對話的「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雖然為惜別感到可惜,但這也是欣賞和追蹤他創作的好時機。
聽見「人山人海」,你會聯想到甚麼? 英國著名藝術家加里 ‧ 卡德(Gary Card)卻好喜歡「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這個粵式英文詞彙。雖然這是他在香港的首次大型展覽,但在他的三次訪港經歷中,他說每次都讓他感受到香港不一樣的魅力。 是次展覽空間內展示了 Gary Card 多元化的風格,以神聖與平凡、卡通與寫實之間的對立等更廣泛的主題,用影像堆疊與視覺世界構建出他的想法和觀察;而展覽亦分別設置於室外及室內的空間,Gary Card 希望透過大型雕塑、繪畫和錄像作品來捕捉香港的幹勁和活力,把他身為名場景設計師所掌握的表現手法和空間感知及他多年來發展出的美學,洋洋灑灑地盡情發揮。 Gary Card 過往的作品大多展示物件環繞在主體周圍,而這次在香港的展覽「人山人海」,除了通過重構和融合東西文化的圖像,探索 Gary Card 那充滿色彩玩味的視覺語言外,而他的作品有了明顯的演變 —— 在這新系列中,他把概念進一步延伸、提出問題:如果這些主體是由各種物品構成,又或是被各種物體取代的話,它們會呈現怎樣的面貌呢? 而展覽名字還套用了流行的中式英語成語,分別以不同元素如雙重性、重新解釋含義,從一種文化到另一種文化產生新靈感的潛力,讓觀眾以全新視角去探知熟悉的事物。人們可以在此踏上一次跨越時空的旅程,欣賞一系列包括了古、今和東、西元素的雕塑和繪畫。 他以一種其命名為「時間藤壺」的概念,在雕塑和畫作表面層層堆疊上熟悉和抽象的物體。於是,他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都放在他的作品之中,包括春節時常見的孩童公仔、麻將、街市價錢牌、卡式錄音帶、水果籃等元素許多有趣的視覺碎片。當中靈感來自農曆新年期間常見的以塑膠薄膜包裹紅絲帶和吉祥貼紙裝飾的柚子禮包的《未知之旅》和《笑雲頭》,把這些熟悉又日常的事物變成了陌生的比例,正是一對充滿幽默的裝置作品,不僅重構了香港的物品色彩,還融合了西方和東方 / 新舊影響。 延伸閱讀: 他更把作品畫分為三個區域:「Rainbow」、「Red」、「Jade」,在「Red」的空間內,是屬於他的研究資料庫,匯聚了他過去的作品及創作「人山人海」展覽各類靈感來源的模型,如:他在英國疫情隔離期間所創作的《霍蒙庫盧斯》系列(2020), 還有此展覽中的雕塑初版 —— 3D 打印原型,使人們可窺視他的創作構思到實踐的過程。 而在他的創作中,除了有數座大型雕塑和繪畫兩種極具玩味色彩的作品外,還妙地運用不同動畫和音效化身成用沉浸式體驗 —— 《人山人海》。這數碼影像裝置體驗空間由二級歷史建築的展覽廳改造而成,通過這些動態影像重新詮釋作品的意涵,展開了對藝術創作過程的探究,以及在想像的宇宙中尋找無盡可能,讓大家深入走進他的創作世界! 「將這個歷史建築轉化成一個生動的霓虹立方體的想法,是我在遊歷香港時成型的,當時我內心強烈地希望能從現有的視覺元素中創造出新的意義。這個空間故意製造出一種讓人迷失方向的感覺,各平面和表面都被重新定位。其中有些元素是香港人認識的,但可能會以他們不熟悉的方式呈現。」 在他的模型和畫作中,你又看見了多少熟悉的事物?歡迎你一同前來,一同回溯 Gary Card 的創意歷程! 「油街焦點 ── 加里 ‧ 卡德之人山人海」日期:3月20日 至 7月28日地點:油街實現藝術空間(倉庫及草地)
你有幻想過藝術是怎樣做創作的嗎?創作時的他們,身處怎樣的環境與氛圍?每個藝術家都有不同的個性,亦有不同的空間需要,尤其是寸金尺土的香港。於是,香港藝術發展局為幫助藝術家紓緩租金壓力的問題、協助藝文界對藝術的追求,開展了《ADC 藝術空間計劃》,這次亦難得對外開放,讓人一探究竟。
「安靜」一直是中國 80 後藝術家張凱想要表達的情緒,也是他眼中現代人在快速運轉的生活中最理想的狀態。於是張凱以此為題,將在香港舉行展覽,集合了橫跨 2012 年到 2024 年的 15 件作品,呈現他腦海中 「一場安靜的故事」 。
具多重身份的 Vincent Au Yeung 歐陽偉航,是一名設計師、「香港製造」物品收藏家、也是文化士多的主理人,工作與興趣交織令 Vincent 對「設計」一詞有獨特見解,看他從 Timeless 的港式美學到活在當下的人生哲理。
ในงานประกาศรางวัล Oscars ล่าสุด Emma Stone ที่แสดงบทบาทใน "Poor Things" ได้รับรางวัลนักแสดงหญิงยอดเยี่ยมอย่างสมควร ณ อายุ 35 ปีเธอได้สูงสุดในวงการนักแสดง แต่เบื้องหลังความสำเร็จนี้ เธอก็ไม่ได้มีชีวิตที่ง่ายดายเสมอไป นอกจากการแสดงบท ที่เธอทำอย่างน่าประทับใจ เธอยังมีปรัชญาและความคิดของตัวเองที่เป็นเอกลักษณ์
En la reciente entrega de premios de los Oscars, Emma Stone se llevó el merecido premio a la Mejor Actriz por su destacada actuación en "Poor Things", consolidándose a sus 35 años en la cima de su carrera como actriz. Sin embargo, detrás de su brillantez, su camino no ha sido fácil. Más allá de su faceta como actriz, Emma Stone tiene su propio conjunto de filosofía de v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