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姆明與牠的產地!誕生八十周年慶典帶你走進姆明谷,香港沉浸式展覽登場,為你揭開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

當提起姆明 (Moomin),腦海中便會自然浮現的是那白色圓潤的身形、大大的鼻子和溫柔的眼神嗎?這個來自芬蘭藝術家托芙・楊松筆下的奇幻生物,已默默陪伴全球粉絲度過了八十個年頭。從 1945 年首部作品《姆明與大洪水》問世至今,姆明不只是一個童話角色,更承載了跨世代的情感連結與文化記憶。

而今年,這位北歐精靈將帶著他的故事起源,來到香港啟德體育園,與大家共度一段溫暖的冒險旅程 —— 一場來自芬蘭,但情感可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溫柔奇遇。朗讀、探險、童趣、哲思,一切在展場中交匯。這不僅是一場動畫或童書的懷舊秀,而是一段情懷的再發現:我們從孩提時期的安全港出發,徜徉於姆明谷(Moomin Valley),又重新看見自己。


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之 1:
不是河馬的北歐精靈

雖然外型圓潤可愛,但姆明並非許多人誤以為的「河馬」。姆明的英文全名「Moomintroll」中的「Troll」揭示了他的真實身分 —— 北歐傳說中的精靈或巨魔。這種傳說生物原本形象粗獷,但在托芙・楊松(Tove Jansson)的筆下,轉變成溫和友善的白色生物。有趣的是,早期姆明的形象與現在大相逕庭,初期的他更為瘦長,線條簡單,整體色調較為陰暗,直到後來才進化為我們熟悉的圓潤可愛模樣。

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之 2:
姆明的「國籍之爭」

雖是芬蘭文學瑰寶,姆明卻擁有「雙重文化身分」。在芬蘭,姆明是民族驕傲,甚至被視為國家文化大使;而對許多亞洲人來說,姆明卻與日本緊密相連。這源於 1969 年與 1972 年日本推出的姆明動畫,尤其是 1972 年的《新嚕嚕米》不僅在日本大受歡迎,更將姆明帶到亞洲各地。時至今日,日本擁有多家姆明主題公園與商店,如:Moomin Valley Park,成為「姆明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基地。

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之 3:
日曆中的「姆明日」

每年 8 月 9日被全球粉絲定為「姆明日」—— 這並非姆明的生日(故事中並未提及他的出生日期),而是作者托芙・楊松(Tove Jansson)的誕辰。自 2001 年托芙・楊松辭世後,這天更成為粉絲們緬懷這位偉大作家的日子,各地粉絲會前往姆明主題咖啡廳打卡,參觀特別展覽,以紀念這個溫暖童話的創造者。

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之 4:
「姆明的肉」?北歐黑色幽默的奇妙聯想

在芬蘭,有一種傳統奶酪「麵包起司」(leipäjuusto)被當地人戲稱為「姆明的肉」(muuminliha)。這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稱呼源自 YouTube 上一部芬蘭惡搞影片《麵包起司騙局》,影片宣稱這種奶酪的真正原料是「姆明」!這種帶有強烈北歐黑色幽默的梗,成為姆明文化圈中廣為流傳的趣談。

姆明的五個奇趣秘聞之 5:
首部作品《姆明與大洪水》
IG @moominshophongkong

托芙・揚松於 1945 年創作了首部姆明故事《姆明與大洪水》。自此, 居住在姆明谷的奇幻生物,與楊松筆下永恆的赤誠探索、歌頌自然、友誼與勇氣等主題,持續跨越文化與世代引起共鳴。姆明的創作世界充滿溫度與真實感,姆明漫畫則由她與哥哥拉爾斯共同創作,使姆明家族故事得以延續;故事靈感源於托芙童年在瑞典群島與芬蘭灣小島的自然記憶,那些海岸、森林與夏日光影的風景,孕育了姆明谷的奇幻世界,成就世代共鳴的北歐文學傳奇。

此後楊松陸續出版 8 本系列小說、4 本繪本,至今姆明系列作品已以超過 60 種語言版本在全球發行。

重回姆明的第一章

這個 11 月,香港將迎來「姆明八十周年展:走進姆明的第一章」。展覽特別重現《姆明與大洪水》中十大主題展區、七大經典場景,包括幽暗森林、老先生糖果屋、樹精秘境等。其中「幽暗森林區」以黑白雙色打造二次元空間,觀眾需持特製花朵手電筒尋找隱藏在暗處的小不點;而「暴雨冒險區」則運用特殊霧氣與泡泡效果,重現姆明一家面臨大洪水的緊張場景。

最令人期待的是芬蘭創意團隊 Null Division Oy 精心打造的姆明屋,讓觀眾能夠窺探姆明一家溫馨的生活日常。展覽還設有「歷史長廊」,呈現姆明從 1940 年代至今的演變歷程,以及專屬書牆展示原著小說與圖畫書。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姆明的童話世界,尋找那份穿越八十載時光,仍能撫慰人心的單純與溫暖。無論是想重溫童年記憶,還是初識這位北歐精靈,「姆明八十周年展」都將是一場不容錯過的心靈旅程。

《姆明八十周年展:走進姆明的第一章》
日期:2025 年 11 月 14 日 – 2026 年 1 月 4 日
時間:上午 11 時 – 晚上 9 時(晚上 8:30 截止排隊)
地點:香港啟德體育園 啟德零售館 2, 4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