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在黑暗中與愛、慾望、死亡赤裸相對!蘇富比大膽打造限制級極致情感考古,六個不可錯過的衝擊之作

當愛慾遇上死亡,藝術變得赤裸而炙熱!在蘇富比旗艦藝廊的地下空間,一場充滿神秘色彩、限制級的藝術盛宴正在上演 —— 「EROS / THANATOS」展覽以希臘神祇的名字命名 —— 愛慾(厄洛斯)與死亡(塔納托斯),透過跨越八千年文明的珍貴藝術品,探索人類最原始的慾望與生死議題。

展覽匯聚了當代藝術巨匠的經典之作,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充滿張力的《躺臥人體》、巴斯基亞狂放不羈的創作,以及達利充滿超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涵蓋現當代藝術、西洋古典油畫、中國書法、禮器及古代雕塑等珍品,並呈珍稀手稿與首版書籍,探索愛慾與死亡間一直拉扯較勁的角力。

這些作品在精心策劃的空間中,還伴隨着以首版書籍為核心的珍稀文學作品,以及特別策劃的播放清單,為每個角落都營造沉浸式藝術氛圍,譜寫出一曲關於愛慾與死亡的永恆詩篇。

Jeff Koons《Dirty – Jeff on Top》, 1991

美國當代藝術家 Jeff Koons 以其與第一任妻子、義大利知名色情明星 Ilona Staller 的親密關係為主題,模糊藝術與情色的界線,挑戰傳統審美與道德觀念,並運用塑膠雕塑的美學,迫使觀者反思藝術、親密與挑釁之間的界限。

Jean-Michel Basquiat《Thin in the Old》, 1986

Jean-Michel Basquiat 融合了非洲文化元素與個人對種族、資本主義及死亡等主題,作品中的骨骼形象反映其對人體結構的迷戀,靈感部分來自童年閱讀的《Gray’s Anatomy》;而此畫更是創作於其唯一一次非洲之行後,展現其對非洲文化遺產的敬意,並借用象徵元素挑戰藝術與消費文化界限,深刻表達對人類存在的反思。

Salvador Dalí《Rose meditative》, 1958

Salvador Dalí(達利)的畫中,一朵鮮紅玫瑰懸浮於寧靜的天空之中,與下方荒涼的地景形成鮮明對比。玫瑰的細膩描繪和背景的孤寂氛圍,象徵冥想與內省,並挑戰現實與心理的界限,突顯超現實主義探索夢境和想像的核心精神;而達利的畫作下方,則擺放了《La Sainte Bible》, illustrated by Gustave Doré(1874)。

Salvador Dalí《Chevauchée céleste》

Salvador Dalí(達利)以油畫呈現夢幻般的場景,畫中巨型生物擁有細長的雙腿,背負立方結構與裸女,象徵神秘旅程。背景融合天與地,呈現模糊的地平線,前景的古典廢墟暗示舊秩序的崩塌。作品探討潛意識與宇宙萬物的連結,兼具寧靜與不安的對比,營造了超現實氛圍。

Salvador Dalí《Lobster Telephone (white aphrodisiac)》

Salvador Dalí(達利)以白色膠木電話與白色石膏龍蝦組成。將電話與龍蝦結合,展現荒誕幽默與超現實美學,探索日常物品的奇異聯想。龍蝦象徵性的擺放位置強調其情色內涵,反映達利對對比形式、性暗示及奢華事物的興趣,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經典象徵之一。

Louise Bourgeois《A Baudelaire》

Louise Bourgeois 晚期的重要作品之一,以雕塑、繪畫及版畫等多元媒材,探討家庭、母性及女性身體經驗,展現其對記憶、情感與人性深度的探討。畫作更以其獨特的情感表現力,延續布爾喬亞對人類情感與內心矛盾的探索,反映其對詩人波特萊爾的致敬與共鳴。

另外,還有不少不可錯過的焦點,如上圖房間内的獨立空間配上兩個大型作品,相映成趣,更營造了不一樣的神聖氛圍 —— 背後為 Sir Edward Coley Burne-Jones, Bart 的作品《Paradise, with the Worship of the Holy Lamb》(1875-1880),是彩色玻璃繪製的鉛筆漫畫,畫作是基於聖約翰在《啟示錄》 (第七章,第 9-17 節)中所描述的天堂景象;前方的雕塑,則為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作品《Untitled》(2021)。

「EROS / THANATOS – Gesamtkunstwerk II」
日期:2025 年 9 月 13 – 26 日
時間:週一至週六(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週日及公眾假期(上午 11 時至晚上 6 時)
地點: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 8 號置地遮打地下
*只限年滿十八歲人士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