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普普藝術大師竟深迷東方美學!Roy Lichtenstein 的 5 大亞洲元素傑作 9 月香港蘇富比罕見登場

誰說美國普普藝術巨匠羅伊 ·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只會畫漫畫?

羅伊 ·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創作宇宙中,鮮為人知的是他對東方美學的深刻著迷。這段持續半世紀的藝術戀情,從他二戰期間駐紮倫敦時購買的第一本中國繪畫書籍開始,一直延伸至他生命的最後光陰。

這些長期保存在伉儷私人收藏中的作品首次亮相拍場,不僅是藝術史上的重要發現,更展示了普普藝術如何與東方美學相遇碰撞,產生出超越時空的藝術火花。正如藝術家之子米切爾 · 李奇登斯坦(Mitchell Lichtenstein)所述:「我父親對宋代山水畫神勝於形的深遠意境及氣韻情有獨鍾,而我們猜想,促使他最終將目光鎖定於這些山水畫上的一個動力,源於朵樂絲對東方宗教和冥想的長期探究。」

如今,蘇富比亞洲將於 9 月 28 日香港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五件來自朵樂絲與羅伊・李奇登斯坦伉儷珍藏的亞洲元素傑作,而這五件作品的魅力在哪?

《遠景與橋》
東西方美學的大膽融合
羅伊・李奇登斯坦《遠景與橋》,1996 年作
估價:2,800 – 3,500 萬港元
壓克力、油彩及石墨於畫布,190.5 x 452.8 公分

Art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我在考慮像中國山水裡萬裡高山和小漁艇那樣的元素,像拉開卷軸後,由濃至淡的點劃描繪山勢,遠山消融於霧靄之中。它與中國的卷軸畫很像,但全以刻板機械式畫面呈現出來。」—— Roy Lichtenstein

《遠景與橋》是李奇登斯坦生命晚期創作的巔峰之作,以近 5 米寬的磅礴氣勢展現東方山水的意境。這幅創作於 1996 年的作品巧妙地將宋代山水的空靈意境與普普藝術的機械感並置,將傳統中國卷軸畫中「由濃至淡的點劃描繪山勢,遠山消融於霧靄之中」的特性,轉化為藝術家標誌性的班戴圓點、硬朗輪廓和色塊;前景中的細小人物穿越步橋,彷彿讓東西方的藝術對話跨越時空。

這件作品在市場上極為罕見,李奇登斯坦一生僅創作逾十九幅中式山水主題畫作,而至今僅有四幅曾現身拍場,是真正的藝術珍品。

《睡蓮與日式橋》
向莫奈致敬的東方靈感
羅伊・李奇登斯坦《睡蓮與日式橋》,1992 年作
估價:300 – 500 萬港元
藝術家自留版 5/7
此作品共 23 版,並加上 7 版藝術家自留版,由 Saff Tech Arts 出版

Art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我以莫奈的畫作為藍本繪畫時,我明白每個人都會認為我不會做莫奈的作品,因為他的作品沒有輪廓線,有著非常典型的印象派風格,處處從驚人的細微變化展現一天下來不同時間的樣子,總之與我的創作完全不一樣。我也不知道,一想到以機械化形式呈現莫奈,我就想笑了。」—— Roy Lichtenstein

《睡蓮與日式橋》是李奇登斯坦對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系列作品的獨特詮釋。這件 1992 年的不鏽鋼板絲網印刷作品,採用了創新的技術 —— 在不鏽鋼板上創造出模仿 1920 至 30 年代汽車儀表板的漩渦圖案,以機械化的方式呈現出水面的波光粼粼。多層次的顏色和圖案套印過程,巧妙呼應了日本浮世繪木刻印刷的工藝;而畫中的日式步橋則與莫奈位於法國吉維尼花園中的標誌性建築相呼應。然而,正是這種對立統一的美學碰撞,創造出了這件融合東西方靈感的藝術傑作。

《文人石》
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普普轉譯
羅伊・李奇登斯坦《文人石》,1997 年作
估價: 100 – 150 萬港元
著色不鏽鋼,71.1 x 43.5 x 22.2 公分
藝術家自留版 0/6,此作品共 6 版

Art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文人石》是李奇登斯坦對中國文人傳統的普普藝術致敬,也是同類作品首次上拍。這件 1997 年創作的著色不鏽鋼雕塑,將中國文人視為珍寶的供石轉化為帶有斜條紋的工業化物體。他保留了供石蜿蜒複雜的形態,卻通過他從連環漫畫中汲取的語彙 —— 斜紋 —— 重新詮釋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品。這種表現手法也經常出現在他著名的《反射》系列中。通過這種人為機械化的處理,李奇登斯坦巧妙地突顯了東方文人精神與西方機械生產之間的對話與碰撞,創造出一件跨文化的藝術對話作品,更標誌著他對中國古典藝術和歷史長達半個世紀的迷戀。

本件作品曾在 2012 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為李奇登斯坦舉行的大型回顧展中展出,後來回顧展巡迴多地展覽,包括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美術館、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巴黎龐畢度中心。

《盆景樹(習作)》
東亞植物藝術的美國視角
羅伊・李奇登斯坦《盆景樹(習作)》,1992 年作
估價:200 – 300 萬港元
設色剪紙、壓克力、油性筆、石墨於泡沫夾心板,152.4 x 101.9 公分

Art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盆景樹(習作)》以日本盆景和中國盆栽為靈感,展現了李奇登斯坦對東亞植物藝術的獨特詮釋。這件 1992 年的設色剪紙作品,以藝術家標誌性的塊狀印刷風格勾勒出盆景的輪廓,並以鮮豔的綠色斑駁呈現植物的生命力。這是藝術家在創作盆景雕塑系列前的研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極為稀有。事實上,此前僅有兩件盆景雕塑在拍賣中出現,最近一次在紐約蘇富比以 420 萬美元成交,創下了盆景雕塑作品的拍賣紀錄。

本作首登拍場,也是除另一件在泡沫夾心板上創作的習作外,唯一現身拍場的同媒材作品。另一件尺寸較小,今年 5 月在紐約以 508,000 美元成交,達拍前估價的 2.5 倍。

《反射系列:女孩(習作)》
西方元素中的東方技法
羅伊・李奇登斯坦《反射系列:女孩(習作)》,1989 年作
估價:200 – 300 萬港元
彩色鉛筆及石墨紙本,25.4 x 34.9 公分 

Art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反射系列:女孩(習作)》雖然在主題上未直接體現亞洲元素,但其創作技法與思考方式卻顯示了李奇登斯坦對東方藝術的吸收。這件 1989 年的彩色鉛筆及石墨紙本作品,探索了光線反射如何改變和遮蔽圖像的視覺效果 —— 這種對視覺感知的哲學思考與東方繪畫中「留白」和「意境」的概念遙相呼應。作品中 1960 年代風格的漫畫女子形象被模仿玻璃反射的條紋所部分遮蔽,創造出層次感和深度。市場上極少出現李奇登斯坦為《反射系列》而繪畫的習作,至今拍場僅見六例,使本作品更顯珍貴。

朵樂絲與羅伊・李奇登斯坦伉儷珍藏在今春紐約及倫敦蘇富比拍賣中已全數成交,創造了 6,540 萬美元的總成交額,70% 的作品以超過高估價的價格售出。此次香港拍賣將延續這一熱潮,為亞洲藏家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探索這位美國藝術大師作品中鮮為人知的東方靈感,見證普普藝術與亞洲美學的精彩對話。

香港蘇富比 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日期:2025 年 9 月 22 – 28 日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 11 時至晚上 6 時)
地址: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 8 號置地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