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認識超現實大師 René Magritte,你不可不知他 5 個鮮為人知的悲慘經歷! | ZTYLEZ
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要真正認識超現實大師 René Magritte,你不可不知他 5 個鮮為人知的悲慘經歷!

每當提及超現實主義的畫作,都少不了 René Magritte 作品的影子。就在剛過去的巴黎蘇富比現當代藝術晚拍中,Magritte 繪於1950年的《對話的藝術》便以將近1.1 億港元的超高成交價冠絕當晚的拍賣專場!究竟這位超現實藝術大師的作品具有什麼魅力,使它們屢屢成為藏家爭相競投的對象?而背後又有什麼影響到這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手法與風格?要真正認識 Magritte ,我們不可不知以下 5 個較少人提及有關他的生平經歷!

ADVERTISEMENT

1. 經典作品靈感源於母親自殺的陰影

René Magritte 1898 年底出生於比利時萊西內斯,是一個製造業家庭的長子。 他的母親長期患有心理疾病,精神健康不太穩定,後來她選擇在河裏結束生命。 據說,當時 14 歲的 Magritte 親眼目睹母親的屍體在被拉出水面,當時她的裙子浮起來遮住了臉龐,此幕一直在 Magritte 腦海中揮之不去。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藝術家的作品不時出現白布遮擋人物臉龐,成為了一種令人聞之心酸的象徵主義。

2.曾親手為妻子「送上」出軌對象

Magritte 的摯愛,是一位名叫 Georgette Berger 的女人,他們識於微時,並一直相伴終老。 他們於 1922 年結婚,但中間卻試過兩人都各自出軌。Magritte 與一位年輕藝術家 Sheila Legg 有染時,他安排了自己的朋友 Paul Colinet 來陪伴妻子,企圖分散他妻子的注意力。但意外地,他的「陪伴」最後卻導致了一場婚外情,妻子甚至一度要求要與他離婚,但最後他們亦妥協跟情人分開,回歸各自的懷抱,並一直相守到老。

3.人生首個展覽失敗收場

Magritte 第一次官方展覽於 1927 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當時受到評論家的強烈反響。 沮喪的他搬到了巴黎,並在那裡認識了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 André Breton ,挫敗的他受到朋友在音樂於與文藝方面的啟發,參與了題為《陽光下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 他花了幾年時間重拾創作,走出低潮,並搬回比利時,那時才開始找到了經濟上的成功。後來到 1930 年代初,Magritte 的作品銷售勢頭逐漸強勁,並收穫一批支持者。

4. 成名之前曾在廣告業中奔波

 1916 年,Magritte 離開家鄉前往布魯塞爾,他在一家壁紙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並學會了製作廣告海報的技巧。後來這種商業性的美學主義與效益追求,無疑影響了他後來的作品。 即使成為了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他亦未放棄商業世界,而是繼續將不同廣告策略運用在他的藝術創作中。這種標誌性強的圖像亦使他的作品成為不少大企業的標誌。

5. 曾經醉心攝影與電影製作卻不受重視

 除了他的職業追求,Magritte 經常在閒暇時間嘗試攝影,可惜他的攝影作品並不如他的畫作般受重視。後來,他對拍攝的熱情還延伸至電影製作中,並經常以「跑龍套」的身份出現在自編自導的電影中。雖然後來這些作品都未如繪畫受歡迎,但當中取得的拍攝經驗卻不多不少啟發了他的油畫創作。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