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May 23, 2024

細選逾百三十件藝術瑰寶,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的藝術珍藏拍賣首曝光!

拍賣當然不止是珍藏曝光的機會,更是一個讓大家學習追隨前人名家的眼光品味,增加知識和經驗的時刻。而五月末的香港邦瀚斯5、6 月春季拍賣更是珍藏一浪接一浪,將隆重呈獻「古韻涵芳 —— 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單一藏家專場拍賣,其珍品如同首度亮相,極為珍貴!

「小雅之堂」收藏堂主高福全

是次「古韻涵芳 —— 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的拍賣中,全是「小雅之堂」收藏堂主高福全先生(1916 – 2003)從 1970 年代中期開始的收藏,珍藏跨越半個世紀,從未公開展示。

延伸閱讀:

高福全先生(1916 – 2003),是港、澳著名實業家,也是慈善家高可寧先生(1878 – 1955)之第七子。自幼受家庭環境薰陶,早年已對字畫、詩文、戲曲、文玩及御瓷興趣甚殷。自 1970 年代中期始,參與多家香港及倫敦拍賣公司競投,更是每年春秋二季大小拍賣的常客,一 直持續至 90 年代初。高氏為收藏命名「小雅之堂」,突顯對清人鄭板橋名言「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之精神認同,也反映出他低調謙譲之處世之道。

高氏歷年收藏器物逾三百多件,而每次購得心儀珍賞後,高氏都會先按時序整理排列,為其進行記錄,如拍賣目錄圖文、購入價格,再佐以自攝彩照和研究資料。每每在拍場或雜誌上遇到相同作例時,更會追加照片及註文作參考,更會按品類編號置放,令檔案有條不紊、井然有序。此外,他更把藏品全數陳列於客廳精美的展櫃,除悉心按體量、釉色、主題等組合,也會親筆書寫器物的標題和付加資料於標籤上,令來訪的親朋更易觀賞。

從這龐大的紀錄上可見其對收藏的熱忱和沉浸在搜尋及鑽研的樂趣。

收藏器物年代極廣、品類繁多

收藏器物年代跨度極廣:上至新石器時代,下達民初洪憲時期,品類繁多,瓷、料、玉、漆、銅、竹器等。

瓷器中以清代御瓷為骨幹,其中多件顔色釉器極富代表性,如兩雍正款仿鈞釉渣鬥乾隆款釉裏紅螭龍柄壺,暫未見相類器,似是唯一作例,高氏也對寓意長壽之御瓷格外鍾愛。藏內兩乾隆粉彩浮雕「萬壽」及「百壽」尊,及一對雍正書《福壽雙全》款之鬥彩「壽老」盤,也是難得一見。

左:清乾隆 仿官釉六棱貫耳瓶
右:清乾隆 淡綠彩浮雕礬紅金彩萬壽八方瓶

除各朝署官款御器外,高氏亦喜康雍乾朝堂款器,作例包括《致遠堂》、《彩華堂》、《浩然堂》及《慶宜堂》等。

左:十七世紀 黃花梨軸門圓角櫃
右:清乾隆 木嵌掐絲琺瑯七言聯掛屏一對

他的收藏熱忱並不止於藏家個人,還影響了其幼子世安 Andrew 憶述與父親分享收藏心得的點滴,除被他對中國歷史的熱心和不懈鑽研,及致力保存文物的堅持感刻榮動,亦受他闡釋藏品的典故源流時引申到為人之道和處世哲理,加以教導勸誘,讓自己終身受用,至今仍謹謹銘記。連邦瀚斯中國古董藝術部高級董事沈恩文(Sam Shum)表示:「小雅之堂,半世紀珍藏首現,甚為難得。藏品來源有緒,傳承記錄清晰。今邦瀚斯承蒙高氏後人厚托將其釋於拍場,實乃幸,之至。五月首拍精選珍品逾百三十件,盡顯藏家數十載收藏熱忱,為中國藝術愛好者與藏家帶來難得的賞藏良機。」

此次專場拍賣作為「小雅之堂」系列之開篇,細選逾百三十件藝術瑰寶,以饗全球藏家。同日下午,「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將接續舉行,清代御瓷、白玉、黃花梨家具及高古玉珍品等將匯聚一堂,精彩紛呈。

【香港邦瀚斯 2024 年 5、6 月春季拍賣】
古韻涵芳——香港「小雅之堂」高福全藏中國藝術珍品

日期:5 月 29 日
地點:香港邦瀚斯拍賣中心 金鐘太古廣場一座20樓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