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當布拉格一座古老的房子被拆除時,Gertrud Kauders創作的近700件藝術作品從牆壁和天花板中掉落出來,這是她在滅絕營中逝世70多年後的意外發現。部分畫作現在於紐約市的Jewish Museum中展出,帶來猶太流散歷史的新敘事。
位於曼哈頓上東區的歷史建築Felix M. Warburg House,Jewish Museum在經過一年翻新後,於10月24日再次開放三、四樓。這次面積達2萬平方呎的重新設計由阿姆斯特丹的United Network Studio以及紐約的New Affiliates Architecture共同領導,耗資1400萬美元。這是自2023年擔任Jewish Museum館長James Snyder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此前,他曾主持過更大規模的項目,如1984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6000萬美元的擴建,以及2010年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1億美元的翻新工程。
三樓的畫廊由Tsao & McKown於2018年更新,現在採用更靈活的開放式佈局,展示該館收藏的文物。以主題為中心策展的空間,將幾世紀的文物與Mark Rothko和Robert Motherwell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以及包括酷兒和多元文化藝術家的作品並置。Andi Arnovitz在2023年的女性主義作品《What We Bring》中,懸掛新娘嫁衣,滾出無數猶太女性的鐳射切割名字,如Natalie Portman及Ruth Bader Ginsburg等。
此前未對外開放的四樓的亮點是以Robert and Tracey Pruzan命名的學習中心,內含兩個藝術工作室、一面互動觸覺牆壁及供兒童使用的模擬考古挖掘場地。該中心將於11月16日正式開放,以主要捐贈者的名字命名,包括Centerview Partners的聯合創始人,以及曾是Cullman & Kravis的室內設計師及HBO劇集《Succession》的生活顧問的作家。
四樓還有Wilf Family Salon,這是Talia Levitt創作的一個仿編織壁畫的活動空間。此外,有更多的展廳及一場醒目的燭台展示,139個來自該館超過一千件作品的九枝燭台被按地理分佈陳列,展示了各種文化背景及不斷續寫的希望故事。這些燭台由銀製或石製,受羅馬墓碑或伊斯蘭藝術啟發,兼具洛可可或裝飾藝術元素,或由燭台、拆解的小提琴或塑料自由女神像構成。
部分作品是艱難環境中創造力的見證。如由美國士兵在韓戰期間用子彈殼和炮彈製成的戰壕藝術之一,還有一件是土耳其15歲少年在法國戰後孤兒院中製作的木製作品。另有較輕鬆的作品,如Menurkey,這是一個2013年感恩節與光明節重合時的火雞形燭台。
Jewish Museum於1904年由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成立,並於1947年搬遷至Warburg House,這座面對中央公園的法國哥德式第五大道豪宅。1993年,耗資3600萬美元的翻新工程,加入由Kevin Roche設計、與原建築風格相匹配的七層附樓。2024年,David Teyf在之前由Russ & Daughters經營的地下室空間中,開設了他的Lox咖啡館第二分店,這間咖啡館由Maira Kalman所繪的壁畫圍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