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February 11, 2022

多媒介作品譜寫新年篇章,5 位香港藝術家塑造後疫情的 2022!

2022 年開始不到兩個月,我們面對疫情、生活、工作的反覆變化時,始終充滿著迷惘與不安。如果問你對這年有甚麼想像,大家心裏是否真的有畫面呢?對一眾藝術家而言,他們對「2022」或者也是沒有概念,但正因為各種未知,他們在創作上才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Sansiao Gallery HK 將在 3 月舉辦藝術家聯展《2022》,客席策展人潘臻帶來藝術家施美婷、劉敬楠、曾思允、冼朗兒及風漸的近期新作,向我們展示他們對新一年的期盼與想像。

施美婷作品

對施美婷而言, 2022 是一組數目字。在數碼化的世界裡,數字能夠組成點,點形成線,線形成幾何形狀的面。花朵是一種有機的形態,她試圖用陶瓷把它們轉化成幾何形態,用一種簡化的方式來重新詮釋來自香港的鮮花故事。這種詮釋帶點「異托邦」的概念,轉化後的鮮花就像重生成為另一種存在形態。

劉敬楠作品

受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啟發,劉敬楠的繪畫風格注重強烈書法感的線條,亦帶有鮮明的色彩對比。他渴望以傳統藝術的形式描繪自己日常生活遇到的事物。劉敬楠將 20 解讀為過去, 22 就是未來。他認為這是一個啟示,一個通過他的作品去尋找和理解過去與未來之間距離的機會。

左:曾思允作品;右:冼朗兒作品

刺繡是曾思允比較喜歡運用的藝術表達方式。她認為 2022 反映了一種不確定性,對未來的不肯定。她想通過刺繡勾畫那些已經滅絕或即將滅絕的植物,以此表達那種對世事變幻無常的感慨。作品中引用了伊甸園和印度宮殿花園的設計概念,而這些概念本為對天堂憧憬的象徵。

冼朗兒素來喜歡將互聯網上看到的影像和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日常風景進行重構。她把兩者在畫布上融合在一起,運用鮮豔的色彩來暗示互聯網的誇張及現實世界的困惑。她認為2022內的那個 2 代表對立性,就如同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對立,又如每個人不同觀點之間的異議。

風漸作品

風漸熱衷於以寫實風格描繪事物的重複性及其變化,經常以精細的油畫技法繪製植物葉子和磚牆。他用心經營構圖,使有機形態的植物與冰冷的磚牆形成強烈的對比。風漸在搜索 2022 過程中,發現全球核武裁軍的議題不是出現。如果說核廢料代表死亡,那麼他筆下的植物就是最重要的生命象徵。

儘管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只要樂觀地去塑造自己期盼的未來,那麼這種未知就成了一種無限的希望。大家不妨參觀展覽,欣賞藝術家們構想的 2022。

《2022》
日期:2022 年 3 月 10 日至 4 月 7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
地點:Sansiao Gallery HK  香港中環雲咸街19-27號威信大廈1樓104-5室

資料及圖片來源:Sansiao Gallery HK、客席策展人潘臻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