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9 月最療癒的藝遊提案!一眨眼快到年末,適合放慢腳步,在秋日的氣氛中好好療癒身心。從各大博物館探索情感脈絡、Hauser & Wirth 呈現先鋒女性藝術家的身體意識到 HKMoA 跨越五千年的珍藏展示,還可以在 M+ 看桃花樹和彩虹、蘇富比呈獻各種生死與慾望之作。
無論你是藝術收藏家、文化愛好者,還是週末想找個地方放空心靈的都市人,這份九月展覽清單,都能帶你放慢腳步、療癒日常!
當中國加速融入全球化浪潮,藝術家們如何記錄這場劇變中的情感起伏?「心靈圖景」以38位藝術家的作品為線索,從快樂到焦慮,從平靜到質疑,勾勒出 1990 年代中期至 2010 年代的集體情感地圖。展覽不按時間軸排列,而是以情感共鳴為主軸,如:讓觀眾在方力鈞的誇張笑容背後,窺見消費主義的隱憂;在胡曉媛的細膩筆觸中,感受焦慮轉化為創造力的神奇過程。
日期:2025 年 8 月 22 日起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週五延長至 22:00)
地址: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 38 號 M+|二樓希克展廳
想像走進一個填滿 300 磅羽毛的純白異世界,或穿越象徵人生旅程的彩虹隧道 —— 這正是「身臨夢境」帶來的沉浸式體驗。展覽重現九件歷史環境作品,包括日本藝術家山崎鶴子的紅色發光立方體,以及三件全新委約作品,特別推薦鹽田千春的《無限回憶》,標誌性的紅線交織整個空間,象徵女性身體承載的記憶。
日期:2025 年 9 月 20 日 – 2026 年 1 月 18 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週五延長至 22:00)
地址: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 38 號 M+|M+ 西展廳、地下大堂、焦點空間及中庭
「我赤身走到畫布前,沒有既定的目的」—— 瑪麗亞 · 拉斯尼格如是說。這位先鋒畫家的香港首個個展「自我與龍」,展出 1987 至 2008 年間的精選作品。核心作品《自我與龍》中,藝術家與西方神話中的危險生物對峙,既是外部抗衡,也是內在對抗。她將自己描繪成支離破碎、混種的形態,與抽象形狀、機械裝置對話,挑戰觀者對身體與意識關係的既有認知。
日期:2025 年 9 月 26 日 – 2026 年 2 月 28 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1:00 – 19:00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80 號 H Queen’s 15 – 16 樓
還記得那個在星空中漫遊的小太空人 Unio 嗎?在「Encounter 相遇」中,Jackie Lam 筆下的宇宙旅者從星空降落到海邊,在波浪與城市的交界處尋找心靈避風港。展覽首次展出攝影系列,藝術家將太空人形象手繪在香港海岸線的照片上,創造出現實與幻想交織的詩意畫面。展場中心的裝置藝術更是亮點 —— 數十個玻璃瓶如星星般懸掛,內藏手寫信息,邀請觀者穿越這片情感森林。
日期:2025 年 9 月 12 日 – 10 月 11 日(9 月 17 – 22 日休館)
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 – 19:00
地址:中環士丹頓街 88 – 90 號地下
想一次過飽覽跨越 5000 年的中華文化瑰寶?敏求精舍 65 周年展覽,帶來超過 400 件珍貴藏品,包括首次在港展出的西周時期周㗬壺(乾隆皇帝御藏)、明代宣德官窰青花瓶、張大千的臨石濤畫作等重量級文物;更結合了全息投影技術,讓你可以「親手」把玩這些千年古物,在互動中探索文物背後的精彩故事。
日期:即日起至 2026 年 1 月 14 日
時間:週一至週三、週五 10:00 – 18:00|週六、日及公眾假期 10:00 – 19:00
地址:香港藝術館|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0 號
當胡桃木的強烈紋理遇上錫的柔和光澤,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日本木工藝家藤崎均的個展「fused-融」,展示超越傳統木工藝的新可能。這位曾在米蘭設立工作室的藝術家,將帶來備受好評的「fused vase」系列,每一處細節都刻印著反覆試驗與時間沉澱的痕跡。於展覽首日,藝術家更將在親臨現場與大眾交流,是了解日本木工藝精髓的絕佳機會。
日期:2025 年 9 月 13 – 28 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pm – 6:00pm
地址:Gallery tete|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35 號 PMQ A 座 7 樓 S704 室
邊界是什麼?是地圖上的線條,還是心理上的屏障?群展「界(線)」以弗朗西斯·埃利斯的開創性視頻作品為錨點,匯集多位當代藝術家探討邊界的多重含義。從約瑟夫 · 阿爾伯斯的經典《向方形致敬》,到黃炳幽默迷幻的動畫《唔好意思遲咗覆》,展覽呈現二十一世紀生活在不斷變換邊界中的豐富圖景。
日期:2025 年 9 月 13 日 – 10 月 25 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 – 19:00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80 號 H Queen’s 5 – 6 樓
當電影遇上當代藝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重塑電影」展覽探索動態影像藝術的無限可能,藝術家們以錄像、裝置、聲音等多重媒介,解構並重組我們對「電影」的既有認知。展覽將影像從傳統銀幕中解放出來,在三維空間中創造全新的觀影體驗。
日期:2025 年 9 月 6 日 – 10 月 25 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1:00 – 19:00
地址:香港中環鴨巴甸街 20 號地下
適逢 The Stallery 創立十週年,藝術家 CHANG 帶來突破性展覽「虛藝」,探索自然與人工、永恆與短暫的二元對立。展覽從中國文人石出發,將 Wi-Fi、藍牙等當代符號轉化為雅致藝術,營造出模擬室內禪園的沉浸式環境。特別矚目的是兩幅高 120 公分的手工刺繡 —— 初看如絲網印刷,細觀方知其繁複工藝,完美詮釋了何謂「虛」與「實」的辯證關係。
日期:即日起 2025 年 10 月 26 日
時間:週三至週日|11:00 – 19:00
地址:灣仔石水渠街 82A 號地下
野口勇(1904-88)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一生與創作,至今仍被視為東西方美學傳統文化融合的典範 —— 其作品形態優雅,兼具引人注目的現代性鋒芒,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前瞻性。身為日本詩人父親與美國教育家兼編輯母親之子,野口勇自幼穿梭於不同城市、文化傳統乃至思想疆域之間。展覽展示其 1930 年與國畫大師齊白石交流期間創作的「北平毛筆畫」及其後期青銅雕塑,呈現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作品通過白描與飛白技法展現筆觸與負空間的張力,並融合東亞禪宗思想與極簡主義美學。展覽中還包括多件雕塑,彰顯野口勇對形體與虛空之間互動的獨特理解與追求。
日期:2025 年 9 月 12 日 – 10 月 18 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1:00 – 19:00
地址:香港中環干諾道中 50 號
這是美國藝術家 Rick Lowe 的首個亞洲展覽,展出以維多利亞港為靈感的系列抽象作品,一系列共九件全新作品,融合拼貼和地圖學語彙,探索城市結構與文化身份。作品運用多重視角,呈現海港與都市的動態關係,並展現藝術家對幾何與社會關係的深刻思考。Rick Lowe 以社會雕塑理念著稱,致力於結合藝術與社區,推動社會變革與文化對話,以一種引人入勝的全新形式詮釋了這座充滿活力的大都市。
日期:2025 年 9 月 11 日 – 11 月 1 日
時間:週二至週六|11:00 – 19:00
地址:高古軒|香港中環畢打街 12 號畢打行 7 樓
走進金鐘邦瀚斯的展廳,迎來的不是傳統的動物藝術展,而是一場徹底顛覆人類中心視角的感官盛宴 —— 9 月的邦瀚斯將呈獻《@N1MALX:非人生活》展覽,集結逾 20 位香港藝術家與海外創作者,從猛虎到巨鯨、從神話生物到人造寵物,以動物為核心,重新審視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明發展軌跡。
日期:2025 年 9 月 1 – 20 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星期六(下午 1 時至 6 時)
地點:香港邦瀚斯|金鐘太古廣場六座 10 樓
(免費對公眾開放,作品可供私人洽購)
準備好踏入一場如夢似幻的藝術冒險嗎?「M+ 夜不同:夜臨夢境」將點亮你的感官世界!在這個只屬於夜晚的博物館體驗中,讓光影、聲音與創意帶你穿越現實與夢境的邊界,擺脫平日的束縛,沉醉於藝術的無限可能。活動靈感源自展覽「身臨夢境:1950 年代至今的女性藝術家環境作品」,融合另類音樂、舞蹈與沉浸式裝置,邀請你赤足探索展廳的奇幻空間。香港樂壇天后王菀之、鋼琴才子朱肇階,以及前衛音樂人 ena mori 將帶來精彩現場表演,雷鬼音樂大師 MouseFX 更將點燃節奏狂潮。當晚還可品嚐美酒及美食,一同重新定義博物館的夜晚魅力!
日期:2025 年 10 月 3 日
時間:19:00 – 00:00
地址: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 38 號 M+
探索人類情感的極致體驗!這場以「愛與死」為主題的瑰麗展覽,將愛慾與死亡的矛盾化為藝術對話,帶領訪客穿越慾望與邊界的迷霧。展覽匯聚全球藝術巨匠之作,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常玉、薩爾瓦多・達利及傑夫・昆斯等,橫跨 8,000 萬年文明瑰寶,從西洋古典油畫到現代雕塑一應俱全。地下展廳打造沉浸式秘境,讓觀眾感受從激情至死亡的深層情感衝擊,並伴隨精心策劃的音樂播放清單,締造多感官的藝術盛宴。
日期:2025 年 9 月 13 – 26日
時間:週一至六(11:00 – 19:00)|週日及假期 (11:00 – 18:00)
地址:香港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 8 號
誰說美國普普藝術巨匠羅伊 ·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只會畫漫畫?
在羅伊 ·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創作宇宙中,鮮為人知的是他對東方美學的深刻著迷。這段持續半世紀的藝術戀情,從他二戰期間駐紮倫敦時購買的第一本中國繪畫書籍開始,一直延伸至他生命的最後光陰。這些長期保存在伉儷私人收藏中的作品首次亮相拍場,不僅是藝術史上的重要發現,更展示了普普藝術如何與東方美學相遇碰撞,產生出超越時空的藝術火花。
日期:2025 年 9 月 22 – 28 日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 11 時至晚上 6 時)
地址:蘇富比旗艦藝廊|中環干諾道中 8 號置地遮打
在資源日益稀缺、氣候危機日趨迫切的當下,如何透過設計為地球創造可持續的未來?這個問題在深水埗 DX 設計館找到了令人驚喜的答案!
由文創產業發展處主要贊助、香港設計中心與荷蘭駐港澳總領事館聯合呈獻的《設計循環 – 循環設計》與《物物俱圓》兩大展覽,從 8 月底在 DX 設計館展出,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廢物不是廢物,而是被放錯地方的資源」的設計新視界。這兩場展覽不僅延續了設計營商周 2023 與荷蘭設計週的交流成果,更透過凝聚荷蘭與香港設計力量,探索如何將循環性轉化為實現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目標的關鍵工具。
《設計循環 – 循環設計》
日期:2025 年 8 月 27 日至 11 月 24 日
《物物俱圓》
日期:2025 年 9 月 8 日至 11 月 24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址:香港設計中心|九龍深水埗通州街 280 號 DX 設計館 2 樓設計博物館
由羅氏針織工作室黃靖貽策展的《城市絮語 – 針織印象》展覽透過觸感的形式,再次連結香港的紡織歷史。紡織業曾為香港的重要經濟支柱,在 1970 年代末至 1980 年代初期,香港曾是全球第三大紡織品出口地。隨時代變遷,香港紡織業於 1990 年代後陸續北移,香港亦逐步轉型為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然而,紡織業的文化工藝仍值得珍惜與重視。是次展覽以細膩而帶有溫度的手法,向昔日輝煌的製衣業致敬,藉設計作為橋樑,將昔日與當下緊密相連。觀眾可透過創新的紡織作品及互動裝置,觸摸針織的質感與工藝,並共同參與創作過程,深入理解紡織所承載的故事與文化脈絡。
日期:2025 年 9 月 12 日至 11 月 29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址:香港設計中心|香港設計中心前館九龍深水埗通州街 280 號 DX 設計館地下
展覽由香港設計中 心主辦、創意創業會(IEA)協辦,帶領觀眾走進香港潮流玩具(潮玩)與知識產權(IP)領域充滿活力且不斷演變的世界。從 1990 年代起,香港設計師憑藉原創精神與創新理念,奠定了香港在全球潮玩設計界的先驅 地位。《玩盒創誌》展覽雲集風格多元的本地作品,由超現實風格的藝術公仔,到融合本地文 化元素的角色設計,全面呈現香港創意設計的活躍多變。展覽亦突破潮玩的範疇,帶領觀眾探索一個在漫畫或數碼草圖中誕生的角色,如何蛻變為備受 追捧的收藏品,更延伸至商業時裝、生活產品等不同領域,展示出一個強大的 IP 所蘊含的無 限商業與創造力潛力。
日期:2025 年 9 月 17 日 – 10 月 4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下午 7 時(逢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地址:香港設計中心|香港設計中心前館九龍深水埗通州街 280 號 DX 一樓展覽廳
香港藝術家阮家儀創作的兩組全新大型場域特定藝術裝置作品 —— 阮家儀對香港城市文化有著獨特的情感連結及觀察。她喜愛利用收集充滿懷舊韻味的舊物創作藝術裝置,並借助燈光投影技術,喚起觀眾的集體回憶,以及對城市變遷的關注和反思。《幻影》靈感源自一九九○年代在商場公共區域流行的音樂噴泉。阮家儀巧妙地融合動態光影與承載集體記憶的現成物,例如快餐店兒童餐的玩具、室內遊樂場的揼蟹機等,創作出有趣的立體雕塑。在光影的律動變化中,喚起人們對昔日商場公共空間的記憶,並引發觀眾對消費文化與童年記憶的深刻思考;另一組作品《城市穿搭指南》則延續阮家儀的標誌性創作風格,在輸送帶上排列了各地名勝的紀念擺設,在光影投射下拼湊出一個世界地圖的縮影。
日期:2025 年 9 月 10 日 – 2026 年 2 月 9 日
地址:中區堅尼地道 7A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三樓至五樓公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