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Design

2600 呎「藏品宮殿」!香港設計師 Quinn Wong 首秀打造私人藝廊級家居,將收藏變成生活風景

在香港這座高密度城市裡,我們總在談論如何在有限空間中展現無限可能。然而,隱身於南區舂坎角的一座四層住宅,卻以逆向思維向我們展示:原來,真正的奢華並非來自空間的大小,而是源於對生活的態度與美學的堅持。Studio Quinn 的首個室內設計項目,將一座擁有四十年歷史的建築轉化為集「居所」與「私人美術館」於一體的藝術寓居,展現了設計如何成為連結人與空間、藝術與生活的橋樑。

Studio Quinn 創辦人 Quinn Wong 首項力作
在細節中書寫空間的詩篇

Studio Quinn 創辦人 Quinn Wong 的設計哲學就如同他的作品一樣—優雅而富有故事性 —— 這位具有跨文化背景的設計師,自幼在香港與澳洲之間成長,後來分別於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工業設計,並於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取得室內設計碩士學位。他的國際視野通過在 G.A. Group(倫敦)、UXUS (阿姆斯特丹)、Michael Young Studio 與 Club 21(香港)等知名設計及時尚機構的工作經驗進一步擴展,讓他得以融合東西方美學精髓,打造出兼具溫度與格調的空間。

「設計不單是空間規劃,更是一種生活敘事。」Quinn 如是說。他相信,家應該是個性的延伸,是一本由設計語言撰寫的生活故事書。這種信念不僅表現在他對細節的執著,更體現在 Studio Quinn 的品牌理念中,實踐「以設計改善生活」的宗旨。這是一種將美學與社會責任融為一體的設計態度,亦是 Quinn 對生活與專業的雙重追求。

藝術寓居
藏品宮殿中的日常詩意

舂坎角這座 2,600 平方呎的住所為一對年輕夫婦所有,他們既是藝術愛好者,也是熱情的收藏家。這個項目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生活空間」與「展示空間」的需求,既要具備家的舒適感,又能如同私人藝廊般優雅展現戶主的收藏。

Quinn 以巧妙的空間層次感解決了這一難題。寓所依循著一種垂直的生活節奏展開:從地面層的玄關和專用車位、一樓的冥想空間與書房、二樓開放式的社交區域,再到三樓的私密睡眠空間,每一層都具有明確的功能定位與情感溫度。這種「層層遞進」的設計思維,不僅符合人類生活的自然規律,更成功地將藝術融入日常,讓每件藏品都能在適當的場景中發光發熱。

空間的亮點在於精心設計的細節:客用浴室大膽採用水果圖案的彩色壁紙與翠玉青蘋果綠磁磚,瞬間將普通衛浴空間升級為充滿活力的藝術角落;廚房以 Calacatta Rosso 大理石為主角,其深紅紋理如流動的藝術筆觸延伸至中島的瀑布邊緣檯面,形成強烈視覺焦點。而受歐洲壁爐啟發的嵌入式牆面設計,巧妙地將戶主珍愛的黑膠唱片機與唱片收藏融入建築之中,成為生活與藝術交融的象徵。

最令人驚喜的是設計師對自然光線的運用 —— 這座東西向的住宅得以全天候享受不同角度的陽光,Quinn 善用這一特質,精確計算每個展示區域的採光效果,讓藝術品能在最佳光線下被欣賞。尤其是一樓冥想空間中的金色佛像,當落日餘暉穿過窗戶照射時,那份靜謐而莊嚴的氛圍,簡直就是一場光影與信仰的藝術表演。

在舂坎角這座隱逸的藝術寓居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空間,更是一種將藝術融入生活、讓日常充滿詩意的生活態度。正如 Quinn 所言:「家,是承載生活點滴的空間,也是尋找快樂的起點。」這種哲學,或許正是當代都市生活中我們最需要尋找的答案。

Source @studioquinn_ @commonstudio

Louyi Wong

Editor, Art & Culture 編輯

Share
Published by
Louyi Wong